中東經濟現代化的現實與理論探討:全球化的視角

  音像名稱:中東經濟現代化的現實與理論探討:全球化的視角

  作者:馮璐璐

  出版公司:

  市場價格:48元

  本站特價:48

  包含盤數:一冊

  贈送積分:48 積分

中東經濟現代化的現實與理論探討:全球化的視角

產品介紹

本書擬采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第一,將中東經濟現代化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分析當代中東經濟現代化逐漸表現出來的開放性以及它與世界經濟之間的互動關系,并將技術、戰(zhàn)爭、民族主義、地區(qū)沖突、宗教、能源結構、國家的作用等內外因素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考察;第二,在研究方法上適當地運用西方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原理,采取經濟學、政治學、國際關系學、歷史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手法以及對比的方法,挖掘中東與世界上其他發(fā)達或發(fā)展中國家或地區(qū)之間在經濟現代化中所需的條件、所選擇的發(fā)展模式以及所運用的經濟理論的異同;第三,采取理論概括與歷史分析的雙重研究方法,評論與敘述相結合,橫向研究與縱向研究相結合。

作者簡介
馮璐璐,女,寧夏鹽池人。2000年獲寧夏大學外國哲學專業(yè)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yè)于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寧夏大學政法學院政治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伊斯蘭文化、伊斯蘭與中東現代化、中東問題。曾在《世界宗教研究》、《西亞非洲》、《世界民族》等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完成、參編回族典籍《瑞竹堂經驗方》點校本、《伊斯蘭哲學研究》、《伊斯蘭法哲學》、《中國穆斯林的禮儀禮俗文化》等著作6部,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政府國別報告等10余項。
序言
導論
一、研究范圍、意義及方法
二、基本概念及其關系辨析
三、國f韌庋芯肯腫?
四、主要觀點及創(chuàng)新
第一章 中東經濟現代化模式及其國際交往的影響因素
 第一節(jié) 經濟一體化的分裂性因素——技術
一、中東地區(qū)遭遇技術挑戰(zhàn)的歷史根源
二、技術挑戰(zhàn)在中東導致的后果
 第二節(jié) 經濟結構的限定性因素——石油與國家干預
一、石油與中東經濟之間的關系
二、國家干預在中東經濟中的表現與作用
 第三節(jié) 經濟類型的決定性因素——民族主義
一、民族主義理論的演進與經濟現代化道路的選擇
二、中東經濟現代化改革申的民族文化認同
三、中東經濟民族主義的源起與表現
 第四節(jié) 經濟現代化的開放性因素——戰(zhàn)爭
一、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影響
二、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的影響
三、海灣戰(zhàn)爭的影響
第五節(jié) 經濟發(fā)展的內在性因素——伊斯蘭教
一、伊斯蘭教對中東經濟現代化的積極作用
二、伊斯蘭教對中東經濟現代化的消極影響
第二章 中東國際經濟交往與經濟現代化溯源
 第一節(jié) 中東國際經濟交往的起源與歷史分期
一、第一階段:早期接觸性的經濟交往(7世紀以前)
二、第二階段:擴張性的國際經濟交往(7世紀—16世紀中期)
三、第三階段:以歐洲人為主導的國際經濟交往(16世紀中期—18世紀末)
四、第四階段:歐洲人絕對控制下的不平等性國際經濟交往(19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
 五、第五階段:逐漸面向世界的全方位性國際經濟交往(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
 第二節(jié) 對中東經濟現代化歷史的縱向分析
 一、早期的現代化改革與實踐
  二、中東工業(yè)化進程的歷史追溯
  三、中東城市化進程的歷史追溯
 第三節(jié) 對中東經濟現代化模式的橫向研究
  一、二戰(zhàn)后至20世紀80年代中東經濟現代化的特點
  二、中東經濟現代化模式的類型分析
  三、中東經濟現代化發(fā)展模式比較研究
第三章 中東經濟現代化的發(fā)展現狀
 第一節(jié) 中東經濟現代化的發(fā)展現狀
 一、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發(fā)展現狀
  ……
第四章 全球化帶給中東經濟現代化的挑戰(zhàn)
第五章 對中東經濟現代化發(fā)展的評估與展望
結語:全球化背景下中東與世界經濟關系的理論反思
附錄1:中東國家現代化個案研究:以色列的世俗現代化發(fā)展模式
附錄2:中東國家現代化個案研究:海灣六國的伊斯蘭現代化發(fā)展模式
附錄3:中東國家現代化個案研究:土耳其政治現代化評析
參考文獻
后記
圖表索引
 經營管理

相似教材

COPYRIGT @ 2001-2028 HTTP://m.kunyu-store.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