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精神

  音像名稱:品牌的精神

  作者:[英]哈米什.普林格爾等

  出版公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市場價格:32元

  本站特價:32

  包含盤數:共一冊

  贈送積分:32 積分

品牌的精神

產品介紹

好的品牌可以帶來額外的收益。知名品牌的定價,往往可以順理成章地比普通品牌高出15%—40%(即使在經濟衰退時期,也能高出10%左右)。比溢價銷售更為重要的,是品牌的無形資產。有人估計,美國在線公司的賬面資產只占其全部資產的3%,其余97%為品牌無形資產??煽诳蓸返钠放苾r值更是高達700億美元??煽诳蓸饭厩癈EO,已故的羅伯托·格瓦佐塔曾說:“本公司所有的廠房和設備都可以在一夜之間化為灰燼,但是公司的價值幾乎毫發(fā)無損;公司的價值實際上存在于我們的品牌特許專營合同和公司的集體知識中。” 
只要翻一翻世界各地知名企業(yè)的宣傳手冊,我們不難發(fā)現,它們都把品牌資產看得比固定資產和人才還要值錢。強生公司的一本手冊就赫然寫著這樣的句子:“本公司的名稱和商標絕對是我們最有價值的資產。”企業(yè)要想持續(xù)實現平均以上的利潤,就必須打造強勢品牌。 

我們都清楚,品牌的價值包含兩個方面:理性的或實際的利益;感性的或形象的利益。好的品牌不僅僅提供理性的利益,它更是提供情感價值。太多的品牌經理側重理性的實惠,如品牌特征、價格、促銷等,這些對增進品牌與顧客的關系并無多大幫助。卓越的品牌更多依靠的是形象和情感。熱心關心消費者疾苦和世界現狀,表現出足夠社會責任感的品牌往往受人青睞。 

作為一種特殊的公共關系活動,相關目標營銷使得商業(yè)和公益事業(yè)結成戰(zhàn)略合作關系,有利于快速提升品牌形象,使產品差異化,增加銷售額和顧客忠誠度。究其深層原因,相關目標營銷不但滿足了消費者行善這一高層次的需求,而且填補了他們因權威機構,如政府、警察機關、教會等不再受人尊敬造成的精神寄托方面的空白。 

如果說多年以前這句話經常被引用是因為人們欣賞它,那么現在人們引用它只是為了批判它。世界最受人尊敬的公司,如強生、微軟、可口可樂、英特爾、3M、索尼、惠普等不但考慮公司的利益,而且考慮消費者和整個社會的利益。這些公司之所以出名,不但因為它們的產品好、服務周到,而且公司的公益和慈善活動也廣為稱道。公司的聲譽和可信度確實可以使他們的錢包鼓鼓的。因為消費者總是在尋找新的價值,這些價值遠遠超越了功能方面的產品性能,或產品的理性利益諸如此類的實際問題,甚至超越了情感和心理方面的品牌個性和形象。消費者正在尋找“歸屬”、“自我尊重”、“自我實現”這樣的精神需求。 

商家可以獲利,因為人們認為其中的商業(yè)公司提高了公益事業(yè)的知名度,還捐錢給它,對社會做出了貢獻。假若這樣的聯姻產生了正面的形象,增加了品牌的銷售額,商家同樣得利。消費者獲利,因為他獲得了產品還有利于慈善事業(yè)或公益事業(yè),他得到了雙重的獎勵。消費者感覺良好,因為他或她沒有額外付出,就做了善事。 

有人或許會認為,相關目標營銷純粹是利用了公眾的同情心,目的是為了獲利。總會有這樣的人,自告奮勇替人進行諸如此類的判斷。然而,消費者總是具有最終的選擇權,倘若他們中的大多數感到被利用了,那么相關目標營銷就將烏乎唉哉才是。顯然,情況并非如此,但是肯定的是,這一創(chuàng)意的公正性是它將來成功發(fā)展的基礎。 

然則,就個人或組織接受財務支持而言,在這三種情況下,錢是相同的。一旦進入動機分析或推測,你的假定就沒有限制。要問的問題是:“最終真正的價值為何?”以我之見,未來商業(yè)交流朝著相關目標營銷和超乎于此的方向發(fā)展,乃大勢所趨。交流純乎交流:重要的是看得到的結果,而非武斷之動機。投入到交流渠道之物,可以有難以計數的價值——均有所值。 

本書的一大特色是每章后面附有極為生動、鮮活的案例,讀者通過研讀這些案例,獲得對本書理論分析的感性認識。從戴安娜到憨豆先生,從美國運通公司到寶馬公司,一一成為本書分析的對象。 目錄
目 錄
鳴謝 xi
序言 xiii
愛德華·德·博諾的前言 xvii
導言 xix
第一部分 相關目標營銷 1

 

第1章 相關目標營銷的定義 3
案例回顧——美國運通公司:“用卡反饑餓”運動 5

第二部分 相關目標營銷的前提條件 11

概要 11

第2章 商品的威脅與忠誠的重要性 13
案例回顧——塔斯科:適合于學校的計算機 15

第3章 溝通的雜亂無章與內行的消費者 18
案例回顧——寶潔公司:Dash和Actionaid 22

第4章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與信用的喪失 24
案例回顧——雅芳:警惕乳腺癌圣戰(zhàn) 29

第5章 戴安娜效應與品牌的機會 34
案例回顧——銳步:“為了人權,出發(fā)!” 39

第三部分 品牌建設的第三次浪潮43

概要 43

第6章 品牌與品牌建設中的擬人化 45
案例回顧——Andrex:導盲犬 47
案例回顧——鳥眼:皇家國民救生艇研究所 51

第7章 品牌建設的三次浪潮 56
案例回顧——合作銀行 75

第8章 信仰體系的能量 78

第四部分 相關目標營銷的精髓85

概要 85

第9章 區(qū)別相關目標營銷與“慈善促銷” 87
案例回顧——老爸番茄醬:“全國預防虐待兒童協會” 91

第10章 贈予的屬性 93
案例回顧——VISA:“讀一個故事給我聽” 94

第11章 如何讓相關目標營銷運作贏利 105
案例回顧——寶馬:無法超越的引擎 109

第12章 與慈善機構合作,還是針對相關目標? 112
案例回顧——英國航空公司:
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善舉而捐出零錢 113
案例回顧——WH史密斯公司:“讀書,讀書,再讀書” 117
案例回顧——Dollond & Aitchison:世界在我眼里 121

第五部分 創(chuàng)辦一場相關目標營銷運動123
概要 123

第13章 開展相關目標營銷運動的前期步驟 125

第14章 建立相關目標營銷運動“目標領域” 134

第15章 開發(fā)相關目標營銷概念 139
案例回顧——家樂氏:兒童救助熱線 143

第16章 發(fā)起相關目標營銷運動 151
案例回顧——Flora:“倫敦馬拉松” 165

第17章 使相關目標營銷運動具體化 169
案例回顧——奧斯汀·里德:“合適的交易” 172

第18章 媒體中立及公司行為語言 176
案例回顧——Anchor & Hovis:紅十字“HelpAds” 178

第19章 相關目標營銷與數字革命 186

第20章 衡量與評估 191

第六部分 著手去做195概要 195

第21章 大規(guī)模地實施相關目標營銷 197
案例回顧——Liz Claiborne:
“婦女工作運動,反對家庭暴力” 197

第22章 小規(guī)模地實施相關目標營銷 208
案例回顧——諾威齊公司與圣約翰救護中心:“沒有哪家公司更能保護你” 208

第七部分 相關目標營銷的過去與未來 215

概要 215

第23章 慈善文化 217

第24章 維多利亞家長式的統(tǒng)治給20世紀的仁愛 221

第25章 公司城 225

第26章 從“奶媽政府”到“股東社會” 230

第27章 千禧年效應 234

精彩回顧 237


 工具書,經營管理,行業(yè)標準

相似教材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kunyu-store.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