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國博弈到多國互動
442
G20的大背景——百年經濟風云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清人吳敬梓把60年甲子輪回,分成東西兩段,意指世道變移,盛衰易位。恰巧,在最近的一百年來,世界經濟形勢也以30年為一個轉型期,發(fā)生著持續(xù)的變化。這五個轉型期,便是G20產生的大環(huán)境:
第一個三十年是“新老交替”的1884~1914年,這是美國追趕歐洲,爭奪經濟主導權的轉型期。在完成電力革命和內燃機革命為代表的近代工業(yè)化、跨過經濟發(fā)展史上的狂飆時期后,美國趕上了德國和英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yè)大國。1898年美西戰(zhàn)爭使美國名副其實步入了世界經濟大國的行列,開始了全球范圍內與歐洲列強爭奪世界經濟主導權的斗爭。
第二個三十年是“一枝獨秀”的1915~1945年,這是美國掌控世界經濟霸權的轉型期。從1915年一戰(zhàn)爆發(fā)到1945年二戰(zhàn)結束,歐洲受到嚴重破壞,而美國卻從兩次大戰(zhàn)中,大發(fā)戰(zhàn)爭財,從1916年開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輸出國。二戰(zhàn)后,美國更是成為世界最大債權國,擁有世界2/3的黃金儲備。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奠定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正式確認了美國的經濟霸權。
第三個三十年是“新秀輩出”的1945~1976年。這是戰(zhàn)后世界經濟從恢復到大發(fā)展的轉型期,也是群雄紛起、挑戰(zhàn)美國的時期。在美元主導下,美國充當了世界經濟發(fā)展的“發(fā)動機”,歐洲全面復興,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亞洲“四小龍”騰飛……這段時間被稱為“戰(zhàn)后黃金30年”。但是,美國的經濟霸權也在不斷受到歐洲各國和日本的挑戰(zhàn)。美國在享受唯我獨尊的地位時,也在不經意中扶植了自己今后的競爭對手。
第四個三十年是“群雄逐鹿”的1977~2008年。這是自由市場經濟發(fā)展的轉型期,也是美國逐漸勢微的三十年。經過8次美元危機和兩次石油危機,分別引發(fā)了20世紀70年代初和70年代末的經濟危機,結束了西方世界長達三十年的“黃金時代”。為走出經濟衰退的陰影,從尼克松的“新聯(lián)邦主義”、卡特的“反滯脹政策”、里根的振興經濟政策,到克林頓新民主黨人刺激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新經濟政策,都使金融資本、虛擬經濟大為發(fā)展。到2006年底,美國虛擬經濟的市值相當于美國GDP的350%,虛擬經濟取代實體經濟占據了經濟生活的主導地位。在強大資本市場的拉動下,美國經濟連續(xù)三十年保持著將近4%的增長,為所有發(fā)達國家之冠。但與此同時,金融資本不受控制的膨脹也埋下了禍根,終于導致這次金融風暴的大爆發(fā)。
第五個將是“百家爭鳴”的2008?2038年。這將是克服世界金融危機,逐步實現能源革命,全面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的轉型期,同時也是多元化和平等對話的三十年。和平與發(fā)展仍是時代主題,全球化和多元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大潮,世界多極化趨勢增強、全球化深入發(fā)展、區(qū)域合作加速推進;世界將會走向理性繁榮。
回顧經濟百年史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影響力在不斷削弱,而歐洲受限于歐洲政治一體化的復雜性和局限性以及資本市場的發(fā)育不完全,也使得經濟增長背后缺乏實力支撐而顯得底氣不足,而中國經濟不可阻擋地崛起,終將改變本地區(qū)及全球經濟版圖。目前,中國經濟已經確立了在亞洲的領導地位。十年后,中國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將比現在更突出。而在此背景下,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便應運而生。
G20的中環(huán)境——全球經濟危機與國際合作機制
從1637年的郁金香狂熱算起,人類與經濟危機相伴相生已近四百年。數百年中,西方世界經歷了數十次大大小小的經濟危機,但對現代經濟影響最大的,還是1929~1933年經濟大蕭條,上世紀70年代的經濟危機和今天的金融風暴。每次危機往往都是新制度和新合作框架的孵化器,每次危機的解決自始至終都離不開眾多國家的參與與合作、競爭與抗衡、博弈較量以及游戲規(guī)則的重新制定。而這三次不同的危機,也是G6、G8、G20等國際合作機制不斷成熟、不斷嬗變的過程。
1929~1933年的經濟大蕭條是上世紀的第一次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爆發(fā)。危機發(fā)生后,各國采取了以鄰為壑的短視政策,使國家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出現了各種貨幣集團和經濟集團。在資源戰(zhàn)日益激化的情況下,資源自給率較低、金融力量相對薄弱的德、日、意相互靠攏,形成了法西斯集團;而壟斷了國際市場、資源相對雄厚的英、美、法面臨著法西斯國家的爭奪,逐漸摒棄前嫌,于1936年秋分別簽證了《三國貨幣穩(wěn)定協(xié)定》和《三國黃金協(xié)定》,一定程度上調節(jié)了三國之間的經濟矛盾。兩種不同類型的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上的分化對立和重新組合,為以后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的形成鋪墊了道路,并最終引發(fā)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而在戰(zhàn)后,石油已經成為工業(yè)社會的基礎。用西方經濟學家的話說,“即使在一支玫瑰的背后也流動著12克的石油,因為不管是培育玫瑰的溫室取暖還是肥料等,都離不開石油。”而在第一、二次石油危機之后,石油價格飆升,原油價格從每桶3美元上漲到每桶42美元,這使得西方國家經歷了二戰(zhàn)后最嚴重的全球性經濟危機。經過1929年經濟大蕭條的教訓,西方國家開始積極協(xié)調各國政策,重振西方經濟。在法國倡議下,1975年11月,法、美、德、日、英、意六國領導人在法國巴黎舉行了首次最高級經濟會議。這就是G6,而后加拿大加入G6,七國首腦會議正式成立,1997年俄羅斯受邀加入,延續(xù)了23年的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成為八國首腦會議(G8),也被稱為八國集團,這個源于少數西方大國的“爐邊對話”,逐漸演變成一個“主要強勢國家瓜分新的世界經濟發(fā)言權的大國俱樂部”。
而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后,1999年9月,美國等幾個工業(yè)化國家的財長在華盛頓提出建立二十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目的是通過有關國家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舉行非正式對話,防止類似亞洲金融危機重演,于是二十國集團正式成立。這個峰會把世界各地區(qū)主要的工業(yè)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聯(lián)系在一起。這些國家擁有全世界90%的國民生產總值、80%的貿易額、和2/3的人口。
進入2008年,2007年初露端倪的次貸危機持續(xù)升級,并最終演變?yōu)橐粓龊币姷慕鹑陲L暴。這場風暴一舉終結了過去70年來的華爾街神話。這場危機不僅令金融業(yè)直接損失慘重,更嚴重沖擊到了信貸市場,而由于現代金融體系復雜性和高度關聯(lián),隨著金融業(yè)的危機向實體經濟滲透,全球經濟陷入數十年來的最低谷。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小布什認為美國不能單獨行事,也無力單獨解決金融危機,因此應該召開一次多國參與的會議,在美國的倡議下召開了G20倫敦峰會,希望努力挽救全球經濟的轉折點。換句話說,以美國為首的少數發(fā)達國家濫用世界金融壟斷權利,造成了世界金融危機,他們又無法控制和擺脫危機,便形成了全世界所有主要國家——無論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共同對付危機的狀況,由此便讓G20峰會扮演起了主要角色。而在G20峰會中,中國開始以一個經濟大國的角色融入國際社會,并開始直言不諱。因此,這次的峰會對于中國而言,可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G20的小圈子——中國的角色
此前的G6、G7,富國們是不愿意也不屑于帶發(fā)展中國家一起“玩”的,即使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開放,也更像是邀請仆人進入餐廳共進餐后的甜點一般。即便對這次的G20峰會,發(fā)達國家也不過視其為一個解決金融危機的工具,而在發(fā)展中國家看來,峰會則是一個表達自己利益訴求的國際平臺。不同的利益沖突使得G20峰會一開始就變成了一個斗爭和談判的場所。
發(fā)達國家肯放下身段,當然是對發(fā)展中國家們有所求。畢竟,在全球流動性偏緊的情況下,新興市場國家外匯儲備占全球50%以上,而在其中僅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韓國、墨西哥即超過50%,這些龐大的外匯儲備既可以成為新興市場國家維護國內金融穩(wěn)定的備用武器,而且可以通過國際市場上貨幣工具的操作為金融危機嚴重的國家提供外部資金,從而達到穩(wěn)定全球金融的目的。已被現階段流動性的恐慌拖得疲憊不堪的富國們正熱盼著擁有大把美元的新興市場國家能盡快地加入到這場空前的聯(lián)合救市中。特別是中國現在是美國最大的債主,這就像是懸在美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歐盟更是把中國市場視為其挺過危機的“救命的呼吸機”,近百年來惟有此時此刻中國在西方眼里舉足輕重。因為中國不僅“腰纏萬貫”,更擁有能夠創(chuàng)造資本的馬力強大的“發(fā)動機”。
因此,當中國以巨大的外匯儲備為身價、以堅實的實體經濟為底蘊,出現在G20峰會上時,美國與歐盟沒有理由不向中國示好。而在這次峰會上,中國也一改扭扭捏捏、以棄權票掩蓋自己真實意圖的一貫表現,明確提出了自己的利益要求,謀求成為制定世界經貿游戲規(guī)則的國家之一,開始實現由人口大國到經濟大國的革命性轉變。以前在經濟世界里面,中國的聲音太小,所以我們從不表態(tài)也無人傾聽,但現在中國第一次站在聚光燈下,像咿呀學語的孩童一樣,開始自信地發(fā)出自己的聲音,積極地尋找自己的位置,這才是本次峰會最大的亮點。
擴展閱讀
老板和雇員的博弈 2023.03.24
老板和雇員象是坐在桌子旁下棋的兩個人,有時是你輸我贏,有時是和棋。 不少雇員想多拿點錢,少干點活,越輕松越好;而老板呢,則是以贏利賺錢為目的,給雇員的工資當然差不多就行,讓員工多創(chuàng)造些利潤,好有更
作者:董栗序詳情
直銷軍團開始生存博弈 2023.03.20
對于中國直銷業(yè)來說,2005年9月2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頒布,規(guī)定中國直銷市場于當年12月1日重新開放?! 》沙雠_后不久,眾多
作者:陳亮詳情
大國崛起與國學管理 2023.02.21
前言:《大國崛起》中的俄國沙皇作為一國之君,可以放下身段到西方發(fā)達國家去當學徒工,這種精神令人敬佩,也為后來的俄國實現大國崛起奠定了基礎。所以,中國的企業(yè)家和經理人也要靜下心來虛心地去學習、去借鑒,這
作者:胡一夫詳情
善用學習小組 設計互動培訓 2023.02.21
在培訓課程中,很多講師將學員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討論、演練并呈現結果。然而,有時候學習小組往往出現學員討論不積極、討論時間過長等問題。 所有這些問題與其說是出在“學習小組”身上,不如說是
作者:孫波詳情
《看不懂的全球經濟》第五部分第一章( 2023.02.03
布雷頓體系解體之后,美元已不再是世界基準貨幣,美國是如何讓各國無法淘汰美元的?這就需要被人稱為“黑金”的石油出場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在20世紀70年代隨著美元停止兌換黃金和固定匯率制的垮臺而崩潰,但由它
作者:朱磊詳情
中小藥企第三終端的博弈之道 2022.12.13
這兩年,“第三終端”成為醫(yī)藥行業(yè)市場拓展的“香餑餑”,大家都期望著能從中掘出新的“金脈”。對于那些家底“厚實”的企業(yè),第三終端被視之為“藍海市場”,希望在新的契機面前搶占先機,未來即使不能“一統(tǒng)天
作者:黃勇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 1經銷商終端建設的基本 63
- 2姜上泉老師人效提升咨 73
- 3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56
- 4中小企業(yè)招聘廣告的內 27393
- 5姜上泉老師:泉州市精 194
- 6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14729
- 7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 18591
- 8中國郵政重慶公司降本 265
- 9中航工業(yè)Z研究所降本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