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目前禮儀現狀及目標路徑
737
最近,黨中央頒布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這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中的一件大事。學校是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和主渠道,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學校擔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綱要》中明確指出:“開展必要的禮儀、禮節(jié)、禮貌活動,對規(guī)范人們的言行舉止,有著重要的作用。”而有關此方面的教育,恰恰是我國學校教育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毋庸諱言,近年來,我國大學生中與禮儀相悖的現象日益嚴重,小至缺乏起碼的禮儀常識,如不會問候、不會謙讓、不會尊重師長,大至行為放浪,甚至觸犯法律。有的媒體披露,在書店被抓住的“孔乙己”中,在校大學生所占的比例最高;在超市中被抓住的“順手牽羊”者,仍是大學生所占的比例最高。曾幾何時,從溫文爾雅的社會精英滑落到某些媒體文章所稱的“丑陋的大學生”,這一令人瞠目驚心的變化,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當代大學生禮儀失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學前階段禮儀教育的欠缺。
禮儀是一個人內在素質與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具體體現為人的語言美、行為美、舉止美,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待人處事符合一定的社會文明規(guī)范;其理論內核主要是圍繞如何嚴于修身律己、尊重他人、承擔社會責任而形成的關于倫理道德的一整套理論體系。一般來說,禮儀教育呈現為由外到內、由低到高的一個遞進過程。毫無疑問,禮儀教育應當從學前階段抓起。承擔此項教育的主體,在通常情況下,首先應當是兒童的父母與學前教育機構。我國當代大學生的父輩母輩,由于中國的特殊國情,不少人都有過一段蹉跎歲月,經歷了從精神到物質的種種磨難與困頓。無論他們自身現狀如何不同,在其心中卻有一個共同的想法——自己可以再受千般苦,就是不能苦了孩子。愛子之心,本無可指責,但是,當這種愛心一旦缺乏正確的導向乃至泛濫成為“溺愛”的時候,事物往往就走向了反面。玉不琢,不成器。將孩子視為掌上明珠而對孩子百般呵護,卻忽略了對璞玉的雕琢,使孩子逐漸養(yǎng)成“以我為中心”的意識,從而使其在思想品格上過早地出現某種缺陷,形成一種對禮儀的抵制性;因為“以我為中心”、惟我獨尊的思想,同禮儀的核心思想——尊重、關愛他人、嚴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在一些獨生子女家庭中,當孩子被當做“小皇帝”供養(yǎng)的時候,上述狀況更為嚴重。其實許多家長已經意識到這種狀況,但是他們卻抱著“孩子還小,長大就會好”的得過且過思想,放松乃至放棄了兒童啟蒙教育階段這重要一課。“融四歲,能讓梨”的歷史美談,如今幾乎成了空谷足音。從我國當前眾多的學前教育機構(如幼兒園及各種學前班等)看,它們將較多的精力首先放在保證兒童的安全與健康上(這并不錯),但在教育方面,則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與盲目性。其具體表現為兩方面:一是將小學知識教育提前化,幼兒園開始學習小學一二年級的語文、數學課程;二是急功近利,缺乏針對性,不切實際地培養(yǎng)所謂“小舞蹈家”“小音樂家”“小書法家”“小棋手”等(其實這往往不是從兒童的自身資質與興趣出發(fā),多是家長的一廂情愿)。不論是上述哪種情況,其共同的一點就是對禮儀教育的忽略與放松。
二是小學中學階段禮儀教育的欠缺。
當兒童進入小學、中學后,如果學校的禮儀教育能跟得上,那么完全有可能彌補他們在學前教育上的不足。遺憾的是,在我國片面追求升學率尚未得到徹底改造的大背景下,家長們主要想的是如何使孩子進重點小學、升重點中學、考入重點大學;學校領導與教師們主要想的是如何提高學生的應試水平,不斷提高升學率;學生們的精力幾乎都用在應付鋪天蓋地的考試上,從小考、期中考、期末考、模擬考、會考直到決定命運的升學考試。這種以“分數”為中心的教育,必然導致忽略、放松包括禮儀教育在內的道德品質及審美教育。問題的嚴重性還在于由于學生每天除去吃飯、睡眠外,其余時間基本都用在學習書本上,與他人、社會缺少交往與接觸,所以因不懂禮儀而造成的弊病就不易暴露和發(fā)現,自然也就不易引起人們的注意。是否用功讀書,是否分數排名在前,幾乎成了人們判斷一個中小學生是否優(yōu)秀的惟一標準。當家長為孩子考入某所大學特別是重點大學而歡欣鼓舞以至松口氣的時候,是否也能同時清醒地意識到這個孩子并不一定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健全孩子——他體內很可能缺少必要的“禮儀基因”與“禮儀維生素”!當然,這些年來,我國小學中學在對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教育方面已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已取得可觀的成績。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思想認識上,對照《綱要》的要求,我們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在有關教材中和課時的安排上,禮儀教育方面所占的比重確實少了些;對學生在禮儀方面的操守,缺乏切實可行的管理和評價機制。說到底,這反映了我們在指導思想方面的某些偏頗。
三是大學階段禮儀教育的欠缺。
應當承認這樣一個現實:當一個高中生邁進大學校門的時候,即開始進入“斷奶期”“輕松期”。所謂“斷奶期”,指在生活上離開父母開始相對獨立,學習上不再像中學那樣由老師“看管”著教,生活與學習開始自理;所謂“輕松期”,指剛從應付高考的桎梏中掙脫出來,新的學習壓力相對來說沒有以前那么大,從而感到一種多年未有的輕松。處于“斷奶期”“輕松期”與青春期的大學生,開始不再安于以往的苦讀和封閉的校園生活,他們有條件、有時間、有精力通過不同的渠道、途徑,去感受“外面精彩的世界”。此時,青少年時代缺乏禮儀教育而留下的隱患,在某些不良社會風氣的誘導下,就可能轉化成為現實的失禮行為,甚至一失足而留下千古恨。一個因醉酒打架而使人致殘的大學生在受到應有處理后,曾沉重地說:“進入大學后覺得自己已經獨立了,再也不應該像一名中學生那樣學習和生活了。在幾位高年級同鄉(xiāng)的指點下,我很快學會了抽煙和喝酒。為了追求‘酷’,我身著奇裝異服,平時故意講臟話,覺得這樣才夠‘爽’,把講文明禮貌看成是‘小兒科行為’,為朋友兩肋插刀才是‘大俠’風范。其實,我現在才開始明白,自己并不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真是痛哉斯言!20世紀90年代后期,在北京一所著名高校校園的警示牌上,赫然貼著一張面對全校學生的“文明公約”,其條文是“不隨地吐痰”“不說臟話”“不穿拖鞋進教室”“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等。這些條文的正確性無可置疑,遺憾的是它要求的對象不是五六歲的幼兒園小朋友或七八歲的小學生,卻是二十歲左右的高等學府中的莘莘學子,這未免令人感到尷尬與悲哀。特別是考慮到他們即將走向社會,想想民族對他們的巨大期望,如何不使人焦慮!
通過對一些大學生禮儀失范現象的分析和反思,我們不難看出,禮儀教育應當貫穿于學前階段、小學中學階段直到大學階段,它既涉及教育管理思想,又涉及課程、教材、教法,確實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當前,迫切需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應當切實提高對禮儀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黨中央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是落實江澤民總書記提出的“以德治國”思想的重要方略。我們必須將加強禮儀教育提高到這是一項貫徹《綱要》、大力推進“以德治國”的重要舉措的高度上去認識,它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與深遠的歷史意義。當前,在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問題上,人們已形成共識;但是,對禮儀教育在綜合素質教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意義,卻存在不同程度的忽略和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仡櫄v史,禮儀教育在中華民族古代教育中曾占有極其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我們的老祖宗曾明確提出,人“不學禮,無以立”,要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包括孔子、孟子在內的許多古代大教育家圍繞禮儀著書立說,形成了一個內涵豐富的龐大的理論體系。誠然,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不同的民族對禮儀教育的內容有不同的認識和規(guī)范,然而它們之中仍存在若干相通和可以互相借鑒的成分。我們不能不承認,長期以來,我們對中國古代的禮儀理論往往采取否定與摒棄的態(tài)度,而不是進行科學的揚棄,結果把澡盆中的臟水連同嬰兒一起潑掉了。我們一方面以中國是禮儀之邦、文明古國而自豪,另一方面卻對古代的禮儀理論是那樣地冷漠,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環(huán)顧現實,當前整個社會正處于一個價值轉型期,一些傳統的思想觀念正受到形形色色“新思潮”的挑戰(zhàn),倫理、道德領域出現了一定的紊亂。所有這些,必然波及到教育領域,這是任何一所學校、任何一位學生、任何一位家長都不能回避的現實。令人振奮的是,正在這歷史關鍵時期,黨中央頒布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綱要》指出,“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這20個字,是“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既弘揚了傳統美德、繼承革命傳統,又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思想道德建設的新經驗,從而使我們的禮儀教育有了明確的指針、內容和目標。
第二,必須緊緊抓住禮儀教育的核心內容。
禮儀教育的核心內容,主要體現在它應遵循的原則上。禮儀教育應遵循的原則,主要表現為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如何“做人”原則。從我國國情出發(fā),教育學生去做一個什么樣的人,這是禮儀教育的首要問題。如果一個人靈魂齷齪,不管其行為舉止怎樣彬彬有禮,充其量只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而已。眾所周知,禮儀從來都是與特定的社會公德聯系在一起的。我國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就是大力提倡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遵紀守法,鼓勵人們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這就為如何進行“做人”教育指出了明確方向;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可操作性。
二是以誠相待原則。古語說:“誠者,事之終始。”又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些話,突出地強調了“誠”在人際交往中的巨大作用。“誠”,是來自人內心的對對方真正的尊重。當這種感情自然地灌注于施禮過程中時,對方便會產生如沐春風之感。“誠”,是禮儀的靈魂。如果抽掉了“誠”,那么,施禮便成了“例行公事”,甚至讓人感到做作、虛偽。如果一個社會的構成基因中缺少了“誠”,人與人之間便會喪失信任,這個社會就很難健康地發(fā)展。2001年高考作文試題對“誠信”的呼喚,正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以誠相待”的重大現實意義。
三是謙恭尊重原則。古語說:“敬人者,人恒敬之。”俗話也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在如何看待謙恭尊重原則上,存在著兩種認識上的偏差。一種偏差將它視為是弱者應遵循的原則。產生這種偏差的思想根源是頭腦中尚沒有真正樹立起“平等”的觀念——在我國,人與人之間,不管其地位、職務相差多大,都應當是平等的,并沒有尊卑之分。另一種偏差是將謙恭尊重理解為只是形體動作上的畢恭畢敬。其實,禮儀貴在得體、自然、適度。如果施禮過了“度”,反而會令對方產生誤解、反感乃至猜疑。這里特別應當指出的是“以誠相待”與“謙恭尊重”是密切相關的。簡言之,沒有“誠”,“敬”就顯得虛偽;沒有“敬”,“誠”也無從談起。需要指出的是,在現實社會中,當一個人地位低微時,其待人接物往往能主動做到謙恭尊重,并且對對方的態(tài)度也往往相當敏感;但是,當地位升高時,當變得強大時,原來的“謙恭尊重”就越來越不見蹤影了,而代之以矜持、冷漠甚至傲慢。我們應當引以為戒。
四是同情關懷原則。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當一個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身處逆境時,他人應當主動給予其真摯的同情和及時的幫助。我們一向提倡助人為樂,譴責幸災樂禍,見死不救。誠然,從純粹的法律角度來講,并沒有條文規(guī)定一個人對有困難的公眾應如何實施同情關懷;但是,從道德范疇來講,從推進全社會健康發(fā)展的角度來講,都要求每一個人自覺遵循同情關懷原則。“讓世界充滿愛”,不應只是一句歌詞,它應當落實在我們的日常行動上,哪怕是從最小的一件事情上做起。
五是細致周到原則。俗話說:“禮多人不怪。”所謂“禮多”,不是指繁文縟節(jié),而是指施禮的周到細致。施禮周到細致,是要求在人際交往中從始至終,在涉及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層次,都要充分考慮到禮貌、禮節(jié)、禮儀的實施,不能虎頭蛇尾,不能掛一漏萬,不能因“小”而不為。
六是避諱原則。避諱原則也稱不觸犯禁忌原則。由于歷史、地理、人文、民族、宗教等多種復雜的原因,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不同種族,乃至不同行業(yè),都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千奇百怪的禁忌。不管這諸多的禁忌在內容上是否合理,但如果觸犯禁忌,輕則會引起對方的不滿與反感,重則會招致抗議、敵視和報復,甚至出現相當嚴重的后果。即使是抱著美好的愿望,出自善良的動機,做出觸犯禁忌的事,也會被認為是失禮的舉動。因此,我們應當“入鄉(xiāng)先問俗”,盡量不出現失誤。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六項原則是一個有著內在緊密聯系的整體,它貫穿于禮儀教育的全過程之中;如果忽略這些原則,很可能導致禮儀教育走向舍本逐末的境界。
第三,禮儀教育應既治標又治本。
面對學生在接受禮儀教育方面“先天不足、后天失調”的現狀,應雙管齊下——既治標,又治本。所謂治標,就是圍繞如何做到言談舉止文明禮貌、儀表整潔、著裝得體、會待人接物、遵守社會公德等問題,對學生進行速成教育。坦率地說,這是一種“補課”。當然,治標僅是補救時弊的應急舉措,歸根結底需要靠“治本”。“治本”包括下面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有關教育決策部門應將禮儀教育具體轉化、落實成為課程,根據小學、中學、大學不同的年齡和不同的知識結構,提出不同的要求。諸如小學的《思想品德》中應對文明禮貌的行為規(guī)范有明確的要求;中學的《思想政治》中應進一步對待人接物、禮貌規(guī)矩有具體的講授;大學應開設公關禮儀、倫理學等必修課。其二,禮儀有其深刻的理論內涵,因而應當組織一批有關專家、學者,盡快編撰出版一批富有時代特點的高質量的教材,使學生既能在現實生活中有所遵循,又能從理性的高度上比較全面深刻地認識理解禮儀的內涵。其三,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將實施禮儀教育與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密切結合起來。如果一個學生的禮儀理論考試得了100分,而其日常操守、品行卻有悖禮儀,這只能說明他并未做到真正意義的“品學兼優(yōu)”。我們追求的目標,應當是語言美、行為美、儀表美與心靈美的有機統一。
從根本上說,禮儀教育是一項牽涉到整個社會的系統工程,加強禮儀教育是推進以德治教的重要舉措??上驳氖牵陙韽膹V大家長到中小學、高校教育工作者,乃至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社會媒體,對禮儀教育的認識不斷提高,并且落實在行動上,積累了許多經驗。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年輕一代,會以愈來愈嶄新的精神風貌展示于世界民族之林!
擴展閱讀
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效中國行第247 2024.09.29
2024年9月19日—9月21日,姜上泉導師在蘇州主講第247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3天2夜方案訓戰(zhàn)營。中集集團、中鹽集團、中國建材、花園集團、深南電路、中原證券、空軍裝備5720等多家大型企業(yè)
作者:姜上泉詳情
中國郵政重慶公司降本增效訓戰(zhàn)輔導 2024.09.12
2024年9月9日–10日,姜上泉導師在中國郵政集團重慶公司訓練輔導降本增效系統。重慶郵政90多位財經人員參加了訓戰(zhàn)輔導。2天降本增效訓戰(zhàn)輔導,針對郵政速運的經營特點,姜上泉導師重點分享了降本增效五階
作者:姜上泉詳情
技術降本促進商務降價—降本增效中國行 2024.08.28
2024年8月22日—8月24日,姜上泉導師在北京主講第244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3天2夜方案訓戰(zhàn)營。中國建材、宇通客車、建龍集團、中國鐵路物資股份、中國遠大集團、中航物資裝備等多家500強企
作者:姜上泉詳情
快贏改善消除浪費—降本增效中國行第2 2024.08.22
2024年8月15日—8月17日,姜上泉導師在武夷山主講第243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方案訓戰(zhàn)營。來自福建省各地市的175位企業(yè)董事長、總經理及經管人員參加了訓戰(zhàn)。姜上泉導師重點分享了降本增效系
作者:姜上泉詳情
向人效提升要增長—降本增效中國行第2 2024.06.17
2024年6月13日—6月15日,姜上泉導師在廣州主講第238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3天2夜方案訓戰(zhàn)營。中國平安、科達股份、溫氏集團、東凌集團、德聯集團、德賽科技股份、三七互娛網絡科技、湖南郴電
作者:姜上泉詳情
開源增收是最好的降本降費—降本增效中 2024.05.27
2024年5月24日—5月26日,姜上泉導師在泉州主講第237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3天2夜方案訓戰(zhàn)營。來自福建省各地市的136位企業(yè)董事長、總經理及中高層經管人員參加了3天2夜《利潤空間—降本
作者:姜上泉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 1不講道理才是硬道理 165
- 2HP大中華區(qū)總裁孫振 234
- 3經銷商終端建設的基本 90
- 4姜上泉老師人效提升咨 101
- 5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99
- 6中小企業(yè)招聘廣告的內 27421
- 7姜上泉老師:泉州市精 226
- 8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14751
- 9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 1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