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申購保障性住房于理與法都不通
作者:馬光遠 318
對于爭議,李世雄稱“我爸確實有資產,但他的是他的,跟我沒關系。”而且,按照國家和深圳保障性住房的相關規(guī)定,只對申請人的個人資產和住房情況有要求,至于其父母資產如何,的確沒有任何規(guī)定。比如,按照深圳市經濟適用房的管理辦法,李世雄目前的個人資產并沒有超過32萬,而其收入水平也符合低收入家庭標準。由此看來,李世雄的保障性住房資格,盡管從情理上難以接受,但從政策的角度而言,則沒有異議。
真的如此嗎?非也,一個“富二代申請保障性住房,不是不可以,我們也的確不能保證李世雄和其父親的關系親密無間,但很顯然,如果我們仔細研究相關的規(guī)定,李世雄無論在獲取保障性住房資格的程序,還是實體條件方面,都大有可質疑之處,并非簡單歸于社會對“富二代”的仇視:
其一,按照七部委2007年發(fā)布的《經濟適用房管理辦法》第26條的規(guī)定,經濟適用房的獲得經濟適用住房資格申請采取街道辦事處、市(區(qū))、縣人民政府逐級審核并公示的方式認定。特別規(guī)定,審核單位應當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以及信函索證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和住房狀況等情況進行核實。深圳《經濟適用房管理辦法》亦規(guī)定,經濟適用房資格的獲得,必須由街道辦事處對申請材料進行初審,并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等方式對申請家庭的戶籍、人口、收入、資產、住房和建房用地等情況進行調查。我們很難想象,既然要求初審部門進行入戶調查,在李世雄當下住著大房子、家有千萬資產并且有車的情況下,為什么初審程序沒有任何異議而被通過?
其二,深圳的辦法還規(guī)定,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門在市公安、民政、國土房產、勞動保障、地稅、人民銀行等十多個局的協(xié)助下,通過查檔取證、信函索證等方式對申請家庭的戶
擴展閱讀
沒有了祖國你將什么都不是?。?! 2023.03.23
最近在一次培訓休息時,一些學員竟然問我對中國未來的預期。我十分驚訝的問道,何出此言。他們黯然神傷的說,現(xiàn)在當官的有錢的都往國外跑,已在國外定居為榮耀。我們擔心今后留在中國的都是沒能力沒關系的窮人
作者:陳步峰詳情
住房私有率和自有率的區(qū)別 2023.03.08
最近有專家發(fā)表研究報告,認為95.8的中國家庭擁有自有住房;許多人覺得此數據偏高??磥磉€需從住房私有率和自有率方面尋求答案。首先,自有住房和私有住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私有住房總量相當程度上會大于自有住
作者:張健詳情
班組日清管理保障生產目標達成 2021.06.17
導讀:2021年6月10日,深圳巴斯巴科技組裝部班組在車間舉行班組日清發(fā)表會,雖然班組長們的發(fā)表做不到行云流水、游刃有余、收放自如,但卻十分實在、接地氣,現(xiàn)在,我們總結班組日清管理的一些知識點與您共饗
作者:姜上泉詳情
為“企二代”傳道授業(yè)解惑!第148期 2020.11.05
2020年7月17—18日,第148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tǒng)》總裁班在泉州市南安市五星級泛華大酒店舉行,80多家企業(yè)經管人員參加了訓練,其中,包括30多位“企二代”。南安市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作者:姜上泉詳情
精益改善效果要有企業(yè)文化做保障 2019.12.25
導讀:《精益改善效果要有企業(yè)文化做保障》這篇文章撰寫于10年前,后來,我見到很多網站轉載了這篇文章,今天,重新發(fā)出這篇文章,再次闡釋“精益成功短期靠工具,長期靠文化(機制)”。一家企業(yè),如果高層領導對
作者:姜上泉詳情
如何提高和保障執(zhí)行力 2019.02.26
一、什么是執(zhí)行力: 所謂執(zhí)行力,精細管理工程創(chuàng)始人劉先明的認為是:一個組織或個人對影響組織發(fā)展的文化理念、管理制度、規(guī)范、決策、規(guī)劃、計劃、任務等事物的執(zhí)行能力、力度的總和與總稱?! 《?、企業(yè)執(zhí)行
作者:劉先明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 1不講道理才是硬道理 165
- 2HP大中華區(qū)總裁孫振 234
- 3經銷商終端建設的基本 90
- 4姜上泉老師人效提升咨 101
- 5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99
- 6中小企業(yè)招聘廣告的內 27421
- 7姜上泉老師:泉州市精 226
- 8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14751
- 9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 1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