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奧運,酷!

 作者:李薇    146



     肖恩·波特萊爾走向一輛黑色“高爾夫”轎車,從車后備箱內拿出兩臺平行固定在一起的尼康頂級單反相機和三腳架。他在一處賽艇訓練場地擺好設備,準備捕捉運動員最佳瞬間。


  肖恩是全球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體育圖像供應商——Getty Images的首席體育攝影師。從業(yè)數年,他經歷過數屆奧運會、足球世界杯,為“萬人迷”貝克漢姆、英超“魔獸”德羅巴、“飛魚”菲爾普斯等大牌拍過無數場比賽。


  2012年倫敦奧運會,由于Getty Images將首次使用3D技術,肖恩的倫敦奧運之旅因此變得更酷,他的作品也將變得更有生命。


  Getty Images的首次3D亮相是2011年4月的英國王室婚禮。凱特王妃身披潔白婚紗與威廉王子在白金漢宮陽臺上,延續(xù)戴安娜王妃與查爾斯王儲“世紀之吻”的3D照片打動了全世界。


  近幾年,3D正在快步向我們走來。2009年底,透過一副3D眼鏡,《阿凡達》中驚人逼真的立體特效完全把觀眾帶入了美輪美奐的“潘多拉”世界。同樣,3D創(chuàng)造的身臨其境的立體效果也將是本屆倫敦奧運最大的亮點。


  除了3D攝影,倫敦奧運讓全球數40億觀眾無法抗拒的還數3D電視轉播。這意味著,打開電視,奧運選手便在眼前奔跑、揮汗。當劉翔與梅里特在110米欄賽道競相追風,當博爾特以超極限的速度沖向你,這些身臨其境的畫面是否已帶你進入了一個全新“視界”?


  何必要去倫敦


  沒錯!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3D技術正在改變了我們觀看奧運的方式。而這個秘密就在于肖恩手中的兩臺相機!


  兩臺相機模仿人類雙眼6.5公分左右的距離來進行同時立體拍攝,拍下的左右兩幅照片通過電腦軟件組對,在電腦屏幕上以超過人眼視覺暫留的頻率交替顯示,再通過與電腦同步的3D電子液晶眼鏡控制視線,使左右兩眼分別觀看對應的左右兩幅照片,其效果就像兩只眼睛直接觀看被拍攝物。


  Getty Images高級副總裁阿德里安·穆爾認為,3D圖片能夠讓客戶的網站、報紙變得不一樣。此次Getty Images運用3D攝影技術,既滿足了客戶的需求,給客戶帶來獨特視覺的體驗,也為奧運會提供一個新的前所未有的洞察力。


  靜態(tài)的奧運3D攝影帶來了視覺立體沖擊感,動態(tài)的3D電視轉播呢?雖然奧運會還要到7月27日才拉開帷幕,但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3D直播預演,或許能給我們對3D直播有更多的期待。


  當年,對3D直播一直心存懷疑的中央電視臺足球解說員段暄,在看了一場3D世界杯轉播后,被徹底征服:“看著大屏幕的感覺就好像現場通過一個玻璃櫥窗觀看比賽,立體感極強。再配上環(huán)繞音響,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每一個球員都是獨立的,醒目的,而且球員之間的關系更加清晰。”


  這種感受與日本申辦2022年世界杯時主打的3D“招牌”貼切:“這不是科幻小說!利用強大的3D技術,我們的目標是讓電視機前的球迷猶如親臨球場,足球會從觀眾的頭頂劃過,他們甚至可以聽見球員的呼吸聲?!?/p>


  遺憾的是,兩年前的世界杯,由于轉播權等問題,中國觀眾無法收看世界杯3D信號,只能對其他國家的球迷報以“羨慕嫉妒恨”。世界杯之后,2010年廣州亞運會期間,中國企業(yè)TCL與亞組委合作,承擔了3D實驗性實拍,但僅僅在亞運少數幾場比賽實現了3D錄播。


  還好,倫敦奧運會,中央電視臺終于擲出大價錢購買倫敦奧運會3D轉播權,央視3D試驗頻道將對奧運會進行3D轉播,為開幕式、閉幕式、田徑、游泳、體操提供總計275小時的3D信號。


  沒觀看過3D體育賽事直播的人也許無法知道3D簇擁者的內心。不過段暄看完3D后無法抑制而發(fā)出的預言——“不久的將來,觀眾在家中看世界杯、奧運會的時候,都會帶上3D眼鏡”,或許能總結3D的魅力和魔力。


  這一天真的來了!就在倫敦奧運!在家里的客廳,打開3D電視機,切換到3D頻道,你馬上就能變身到倫敦奧林匹克主體育場,與現場8萬人享受激情。不過,接下來的問題是:有了3D,還用去倫敦嗎?還用去現場嗎?


  老技術新變革


  在現代奧運發(fā)展史當中,轉播技術的革新一直起著先驅者的作用:1948年的倫敦奧運會上首次運用了現場轉播技術,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首次運用了數碼轉播,2008年北京奧運會實現了首次高清轉播,2012年倫敦奧運則拉開了3D轉播時代序幕。


  “12000臺電視機、45個LED大屏幕、200套專業(yè)音響系統、400臺專業(yè)廣播相機、1000臺監(jiān)視器、22 DLP投影屏幕、2500臺音視頻安防攝像機系統、300臺P2HD/DVCPRO HD攝錄機、100臺P2HD 攝錄機、30臺3D照相機……”


  這是一組松下提供的奧運設備清單。作為奧運會廣播電視設備贊助商,近20年的奧運轉播中,都有著松下的技術支持。在今年的清單中,多了3D的身影。


  松下2011年與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達成協議,成為倫敦奧運會3D轉播合作伙伴。倫敦奧運會上,奧運會廣播服務公司將制作開閉幕式、體操、田徑、游泳等主要賽事的3D影像,并提供給各國授權轉播單位。


  松下最新的一體式雙鏡頭3D攝錄機“AG-3DP1”、可更換式3D鏡頭、相關采樣編輯設備等3D設備將制作超過200個小時的奧運會3D影像。此外,場館內外的松下智能LED 3D電視、智能等離子3D電視、3D數碼相機等宣告了倫敦奧運在視覺上的顛覆性革命。


  與3D攝影類似,3D攝像機系統的工作原理其實與人眼看事物原理一樣,擁有獨立工作的兩個攝像機,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位移偏差,在拍攝全程中都保持位置的固定,由此就可以獲得同步但角度略有差別的兩個影像文件。


  目前,3D顯示技術可分為眼鏡式和裸眼式兩大類。裸眼3D目前主要用于商務,如機場、地鐵等。而在家用消費領域,無論是顯示器、投影機或電視,現在都還需要配合3D眼鏡使用。


  事實上,從1922年世界上首部3D電影《愛情的力量》,到1952年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長片《非洲歷險記》,3D都是吸引觀眾進入影院的噱頭。不過,直到近些年,3D影像才不會讓人在觀后有暈乎乎的感覺,因為以前的色差式3D技術成像原理簡單,效果較差,如今偏光式、快門式3D技術發(fā)展成主流。


  TCL集團助理總裁、品牌總經理梁啟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長遠來看,不論是快門式3D還是偏光式3D技術都將被裸眼3D技術取代,也就是說3D技術的未來趨勢是裸眼3D?!?/p>


  不過,梁啟春又說:“綜合裸眼3D領域的現狀來看,目前已經成功量產的產品都還存在著多方面的技術缺陷,更多的技術還處于研發(fā)的過程中,而且售價十分高昂,離真正普及還需要走很長的路?!?/p>


  不管3D技術未來朝哪個方向發(fā)展,不可否認的是,奧運與3D技術的完美結合,無疑將推動3D顯示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


  “卡梅隆”的春天


  “3D電影將是電影工業(yè)邁向未來的一大步,最簡單的理由是,我們有兩只眼睛,而不是一只?!边@是3D電影大師、《阿凡達》、《泰坦尼克號》、《奪命深淵》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對3D的憧憬。


  不過,即使當年《阿凡達》創(chuàng)造了27億美元票房,也無法改變3D內容稀缺的尷尬。受制于內容,即使市場上3D電視等終端產品層出不窮,即使賣場的3D體驗影片再眩再栩栩如生,也無法吸引消費者掏錢買單。原因很簡單——誰都不愿意購買一臺昂貴的電視機放在客廳當擺設。


  進入2012年,這一切都正在悄悄地發(fā)生改變。


  2012年1月,中央電視臺聯合北京廣播電視臺等開辦的國內首個3D電視試驗頻道開播,節(jié)目內容包括體育、動漫、專題及大型的實況轉播。根據“十二五”規(guī)劃,到2015年底,中國要開通10個3D頻道。


  終端產品企業(yè)也在為3D內容而努力。《阿凡達》之后,索尼的3D內容日趨豐富,還參與3D轉播2010年南非世界杯,在中國大陸發(fā)行了10余部3D藍光電影。此外,TCL和中央電視臺正式簽約,成為“3D頻道CCTV獨家合作伙伴”,將為中央電視臺提供3D內容支持。


  有了奧運3D內容的支撐,3D電視機的銷售趨于樂觀。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消費電子營業(yè)本部家用顯示產品科高級經理高明介紹,在內容日益豐富的驅動下,索尼3D硬件產品也日趨多元,如3D液晶電視機、藍光播放器、3D攝像機、3D數碼相機、3D筆記本、3D頭戴顯示器等。


  因為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對電視制造商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完美銷售風暴”,來看看奧運對電w視產業(yè)的帶動吧!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中國市場的大屏幕電視需求同比增加逾84%。彩電市場還有“后奧運效應”:中國等離子電視全高清的比重由奧運會前的10%提升到了21%;液晶電視全高清的比重由奧運會前的30%提升到了42%。


  如此說來,倫敦奧運年也許將會是3D電視的普及年。中國電子商會的最新調研報告顯示,預計2012年全年3D電視需求規(guī)模估計將達2000萬臺,增長接近50%。


  倫敦奧運之后,卡梅隆所暢想的3D世界將離我們越來越近。不過,若你厭惡帶著笨笨的3D眼鏡看世界,那就還得等上幾年。因為裸眼3D技術的改進和普及,還需要一段時間哦。


李薇
 奧運,nbsp,nbsp,nbsp,nbsp

擴展閱讀

從2008 年奧運的申辦、籌備、組織到召開整個過程來看,北京奧運會確實成了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催化劑”。它所倡導的“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匯聚起來,鑄就了新的“責任奧運”。除了奧運贊助商們,許多非

  作者:陳亮詳情


奧運經濟的話題深遠悠長,內容眾多,面對中國經濟的日益騰飛,面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籌備,借歷屆奧運會經濟運作成功的范例與數據,對奧運經濟的有關問題進行研究,以期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經濟運作起到拋

  作者:劉暉詳情


  題記:一直以來中小企業(yè),存在這樣的思維誤區(qū):奧運營銷與自己沒多大關系,猶如夜空星辰,璀璨但遙不可及。正是由于這樣的思維誤區(qū),致使無數企業(yè)斷送了奧運營銷之夢,將自己禁錮在奧運營銷大門之外,白白浪費掉

  作者:毛鵬詳情


如今,“中國制造”越來越彰顯出其獨有的魔力。2009年的金秋十月,俄羅斯總理普京來到北京,邀請中國幫助他們發(fā)展高速鐵路。十一月,古老而現代的北京城以大雪過后的湛藍天空迎接提出“向中國學習”的美國總統奧

  作者:楊鋼詳情


1988年漢城奧運會,和其他參加報道的同行一樣,中央電視臺解說員韓喬生拎著一個沉重的大箱子穿梭在新聞中心。整整一箱的剪報都是各代表團運動員和教練員的背景資料?!  拔以缫巡挥昧嘀淮笙渥淤Y料去報道賽

  作者:李薇詳情


  我認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yè)在今年上半年所遭遇的諸多壓力,與北京奧運會沒有直接聯系,間接聯系也非常少,因此,北京奧運會不是中國紡織服裝行業(yè)的分水嶺,換句話說,中國紡織服裝行業(yè)不會因為奧運會的召開而出現一

  作者:劉先明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kunyu-store.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