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偉老師簡介
胡明偉介紹
胡明偉(1965—— ),湖南省資興人,九三學社社員。文學博士、教授。
教育資歷
1983,09—1987,06,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1987,09—1990,06,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
2000,09—2003,06,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
2005年,被評為教授。
教學資歷
2003,01—2010,06,北京戲曲藝術職業(yè)學院 文化系主任
1995年起,在中央民族大學講授《中國文學史》,在北京舞蹈學院、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等學校,開設選修課《中外悲劇鑒賞》《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舞蹈》《古典詩歌欣賞與研究》《中國古典小說》等。
2006,10—2010,06,任北京戲曲藝術職業(yè)學院副院長。
2010,01—2010,06,在北京市文化局政策法規(guī)處工作。
2012年7月,為北京市房山區(qū)“文化硅谷”學員講授《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藝術》講座。
科研成果
(一)學術專著《中國早期戲劇觀念研究》(博士論文,學苑出版社2005年版)于2006年獲北京市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
(二)主要代表性學術論文:《北宋雜劇與南宋雜劇是不同的雜劇形式》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中心《中國古代文學研究》(2006年11期)全文轉載。
1.《論
2.《北宋雜劇與南宋雜劇是不同的雜劇形式》(《南都學壇》2006,3)
3.《
4.《論“高調悲劇”“低調悲劇”的審美感受》(《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4,3)5.《金代戲劇形態(tài)研究》(《南都學壇》2004,2)
6.《兩宋宮廷雜劇與民間雜劇的對立與互動》(《南都學壇》2003,5)
7.《打諢是參禪、作詩、作雜劇的媒介》(《南都學壇》2002年5期)
8.《悲劇意識與文化傳統(tǒng)》(《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2,5)
9.《歷史的沉思與沉思的歷史》(《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1,2)
10.《論<聊齋志異>愛情作品》(《蒲松齡研究》1992,3)
11.《悲劇意識是悲劇靈魂》(北京師范學院1990年《語言文學論叢》)
其中《打諢是參禪、作詩、作雜劇的媒介》《兩宋宮廷雜劇與民間雜劇的對立與互動》《
(三)課題研究:1.參加北京市藝術研究所“十五課題”(文化部“九五”課題)《清代戲曲發(fā)展史》(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年)撰稿工作,撰寫《洪升的劇作》和《孔尚任的劇作》。2.參加 “藝術鑒賞叢書”之《戲曲鑒賞》(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撰稿工作,撰寫《李漁和
社會資歷
北京市11屆政協(xié)委員
中國高教會會員
北京高教會理事
九三學社北京市委文化委委員
九三學社大興區(qū)工委副主任
北京廣播電影電視局政風行風特約監(jiān)督員
社會榮譽
2006年獲北京市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
2004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評為“北京市學科帶頭人”。
2004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評為“北京市職業(yè)教育標兵”。
2002年被評為北京市總工會“經濟技術創(chuàng)新標兵”。
1997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評為“北京市優(yōu)秀中青年骨干教師”。
1994年被評為北京市文化局“園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