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與責任意識管理
傳統文化與責任意識管理詳細內容
傳統文化與責任意識管理
責任是社會分工的結果,是分內應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擔應當承擔的任務,完成應當完成的使命,做好應當做好的工作。責任感是衡量一個人精神素質的重要指標。
責任意識是一種自覺意識,表現得平常而又樸素。責任意識也是一種傳統美德。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強調的是熱愛祖國的責任;“擇鄰而居”講述的是孟母歷盡艱辛、勇于承擔教育子女的責任;“臥冰求魚”是對晉代王祥恪盡孝道為人子的責任意識的傳頌……一個人,只有盡到對父母的責任,才能是好子女;只有盡到對國家的責任,才能是好公民;只有盡到對下屬的責任,才能是好領導;只有盡到對企業(yè)的責任,才能是好員工。只有每個人都認真地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社會才能和諧運轉、持續(xù)發(fā)展。
責任是使命的召喚、是能力的體現、是制度的執(zhí)行。只有能夠承擔責任、善于承擔責任、勇于承擔責任的人才是可以信賴的人。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不是智商、領導力、溝通技巧等,而是責任 ——一種努力行動,使事情的結果變得更積極的意識。
責任意識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責任,并自覺、認真地履行社會職責和參加社會活動過程中責任,把責任轉化到行動中去的心理特征。
有責任意識,再危險的工作也能減少風險;
沒有責任意識,再安全的崗位也會出現險情。
責任意識強,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責任意識差,很小的問題也可能釀成大禍。
有責任意識的人,受人尊敬,招人喜愛,讓人放心。
用《弟子規(guī)》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來規(guī)范和激發(fā)員工責任意識,簡單、易學、實用、落地、長效。
課程大綱:
**節(jié):責任及責任意識是什么?
1、 責任是社會分工的結果
2、 責任是人生基本道德
3、 責任是沒有任何借口
4、 責任意識是一種傳統美德
5、 責任意識是一種自覺意識
6、 責任意識是把責任轉化到行動中去的心理特征
“把你面前的日常工作完成好就是你的責任所在” -----歌德
第二節(jié):沒有責任心的17種表現
管理者都有過這樣一些抱怨;
1、 下屬工作質量差,工作達不到要求;
2、 執(zhí)行力差,做點事情敷衍了事,
3、 沒有責任心,互相扯皮,
4、 工作效率低下,不負責任
5、 官僚作風,互相推諉等等諸如此類------
6、 只做安排的工作,不會主動地做一點工作;
7、 沒有積極的進取心、事業(yè)心;
8、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9、 滿足于現狀,沒有工作激情;
10、 遇到問題繞著走,難處理的事就請示;
11、 應付工作和領導-------
12、 工作上是得過且過;
13、 個人事大于公司事;
14、 當天的工作不能完成;
15、 工作不認真,常有小錯誤發(fā)生;
16、 貪戀舒服,無心工作;
17、 工作不能按時完成,或是工作質量達不到要求;
第三節(jié):責任心不強的原因分析(外部)
1、 是管理者思想懈怠或疏于管理監(jiān)督;
2、 責任心問責監(jiān)督制度不健全;
3、 是各項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不完善,缺少一些規(guī)范的工作標準;
4、 沒有對員工進行提升責任心的教育;
5、 是部門的工作氛圍不夠。
視頻展示:沒有責任社會現象,醫(yī)生、鐵路、地溝油……
第四節(jié):責任心不強的原因分析(自身)
1、 是源于人的懶惰天性;
2、 是人意志力薄弱,不具備抵制強烈誘惑的能力;
3、 是沒有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責任感;
4、 是沒有系統地接受責任心的教育和培訓;
5、 員工不知做什么好,不知做到什么程度;
6、 根本的原因是心靈和倫理道德出現了問題。
第五節(jié):責任與自由分析
有人認為,責任是一種束縛,限制個人自由,阻礙個性發(fā)展。這種把責任和自由割裂開來、對立起來的認識,也是不正確的。責任與自由是不可分割的。自由以責任為“邊界”,責任以自由為“外延”。履行責任與享受自由是成正比的。享有自由,就意味著負有責任;履行責任,才會享受更充分的自由。天底下沒有為所欲為、無拘無束的自由。責任限制是一種主觀上的任性,彰顯的恰恰是自由。主觀上的任性,行動上的隨心所欲,只會導致不自由。
第六節(jié):不承擔責任原因總結揭秘
1、 行為方式
2、 思維范例
3、 價值觀
4、 思想道德
5、 以上四者的關系
Ø 思想道德引導價值觀!
Ø 價值觀決定思維范例!
Ø 思維范例支配行為方式!
Ø 行為方式導致終結果!
第七節(jié):用什么培養(yǎng)員工責任心和責任意識
承擔責任沒有對錯、沒有被迫,只有選擇,必須從思想道德作為突破口引導員工價值觀,價值觀然后決定思維范例,思維范例去支配和規(guī)范員工行為方式。
中華民族五千年來靠什么來治理這個國家?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國學,國學之本儒家文化,《論語》告訴我們:“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可見,要更好的解決上述困惑和問題,除了完善法制以外,必須要重視道德的教化力量!
**HJT主席指出:“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p>
WJB總理指出:“一些企業(yè)見利忘義,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損害整體利益,企業(yè)家的身上應該流淌著道德的血液”。
XDD主席指出:“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優(yōu)秀典籍蘊含著做人做事和治國理政的道理,領導干部要**研讀優(yōu)秀傳統文化書籍,不斷提高人文素養(yǎng)和精神境界。”
對于我們的企業(yè)來講,對于整個社會來講,道德問題十分重要。誠信和道德是現代社會和企業(yè)應該解決的緊迫問題?!敝腥A優(yōu)秀傳統文化儒家文化的根就是《弟子規(guī)》;《弟子規(guī)》的孝悌謹信仁愛之道,正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一把金鑰匙!學習《弟子規(guī)》,踐行《弟子規(guī)》,就是要大力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講孝悌、講誠信、講責任心、講良心!實現身心和諧、家庭和諧、企業(yè)和諧、社會和諧。
第八節(jié):用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經典《弟子規(guī)》煉就員工責任心和責任意識
1、 對家庭要負責任
小孝養(yǎng)父母之身,
中孝養(yǎng)父母之心,
大孝養(yǎng)父母之志,
至孝養(yǎng)父母之慧
1) 平時對父母的態(tài)度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在家中,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應。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要趕快行動,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懶得去做。父母要我們學好而教導
我們時 ,必須恭敬而不可隨便,要將話聽到心里。我們犯錯了,父母責備我們,應當順從并且承擔責任,不可忤逆他們,讓他們傷心。
2) 對父母照顧
²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經典故事:黃香溫席
遠離家鄉(xiāng),如何孝養(yǎng)父母?
²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yè)無變
解析“兒行千里母擔憂”;
視頻歌曲MTV: 兒行千里母擔憂
你出門就是帶出去父母重要財產;回家就是給父母好禮物。
職場中的基本職業(yè)素養(yǎng):回報習慣!
²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你可曾經用心地留意過你的父母?
“換位思考”了解父母所想所需;
在職場上,了解上司期望與目標是做好工作的**步
²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解析典故《親嘗湯藥》
反例剖析:母親住院,七個兒女無人問津,慘死離世。
反思:當我老了的那一天,我的兒女
現代企業(yè)管理中,企業(yè)有危機,作為公司一員,是否忠于職守,盡職盡責、不離不棄
視頻分享:《17歲少年背母上學》
《現代孝子》---28年如一日照顧父親的王希海。
3) 對兄弟姐妹的責任
²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當哥哥姐姐的要能友愛弟妹,做弟妹的應做到 恭敬兄姐,這樣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減少沖突,父母心中就快樂。把身外所用的錢財物品看輕點,少計較,兄弟之間就不會產生怨恨 ;講話時不要太沖動,傷感情的話要能忍住不說,那么不必要的沖突怨恨就會消失無蹤。
² 兄弟姐妹責任之道:
兄弟姐妹情同手足,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同情,相互幫助,相互補漏。
兄長是半個家長,要以身作則,助父立業(yè),協助父母完成一切。要承父母志,繼父母德。當弟妹應當把兄長當作長輩;兄長做不到應替他補上。
4) 對老婆(丈夫)孩子要負責任
² 丈夫之道
丈夫則勇于承擔一家責任,以理服人,男子漢大丈夫要說到做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男人屬陽,是天,是一家的棟梁,天清則地寧。
男人要立住三綱:
a) 性綱無脾氣、稟性;
b) 心綱無私欲雜念;
c) 身綱無嗜好,;
d) 綱者,領也。領妻而不管妻,不做懦夫,暴夫,有志氣;
² 妻子之道
平靜,謙虛 ,柔順,旺家
女人是國之母,家之婦,人之妻,女人如水一般隨圓就方,合五色調五味,隨遇而安,隨貧隨富,可高可低,媳婦當性如水之柔和,不急緩;如水之就下,不高傲,如水之隨圓就方,合味合色,平息一家之不和。
5) 對孩子的教育
2、 對工作要負責任
干好本職工作是員工首要責任
案例討論:旅游車司機打盹出車禍,是誰的責任?
1) 什么是工作責任心?工作責任心就是員工對待工作的一種整體態(tài)度,特征是:
a) 為完成工作而保持高度熱情和付出額外努力;
b) 自愿做一些本不屬于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工作;
c) 助人與合作;
d) 嚴格遵守公司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
e) 贊同、支持和維護公司的品牌形象。
2) 工作是為了誰?
在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是在為自己工作——
a) 為自己賺到養(yǎng)家糊口的薪水;
b) 為自己積累了經驗;
c) 為個人價值的提升充電;
d) 個人專業(yè)知識在積累;
e) 為自己賺到了幸福和充實的一天;
f) 難道說還能是在為老板打工嘛?
案例討論:“打工皇帝”唐駿的職場之道:性格決定命運。唐駿覺得,性格是職業(yè)經理人獲得成功的核心因素。他甚至提出了一個“成功4 1”的理論——1代表性格,其他4個分別代表:勤奮、激情、機遇和智慧。只要性格好,搭配另外4個里的隨便哪個都能成功。他對于好性格的標準又頗高:好的性格就是不挑剔別人的任何性格。也許就因為這個,他才不斷自覺修正自己,他身上沖動的人性部分不斷讓位于精準的職業(yè)部分。
3) 責任和能力
a) 企業(yè)不缺少有能力的人,真正需要的是有能力又富有責任感的人;
b) 責任貫穿于員工的全部行動;——微軟
c) 責任不僅是一種品德,是一種能力;
d) 缺乏責任意識,有能力也沒有用。
4) 工作中如何“管理好時間”
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a) 謹慎認知“時間就是生命”
b) 工作中如何“管理好時間就是提升生命的品質”?
c) 分享:時間管理主要的,次要的。
5) 職業(yè)形象對工作的影響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凈手
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污穢
a) 剖析:人的思維行為模式
b) 生活中的小習慣決定大人生
c) 良好的職業(yè)形象對工作的影響
d) 管理好自我就是尊重他人
6) 工作中員工的舉止要為公司負責任
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 勿觸棱
執(zhí)虛器 如執(zhí)盈 入虛室 如有人
a) 言行舉止體現的是一個人的素養(yǎng)
b) 員工的舉止是公司文化的折射
7) 如何面對自己的“過錯”?
無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
過能改 歸于無 倘掩飾 增一辜
a) 職場中勇于面對自己的錯誤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b) 找借口很容易,但是推卸責任也意味著喪失機會
8) 在工作中受人尊重根源是什么?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優(yōu)秀企業(yè)被尊重的根源是什么?
9) 在工作中同事之間說話也要有責任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說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揚人惡 既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
善相勸 德皆建 過不規(guī) 道兩虧
a) 同事之間避免“流言蜚語”的警戒信條
b) 馬加爵時間的反思
c) 陶行知四塊糖的啟示
d) 人際交往的黃金法則分享
10) 在工作中如何面對取舍?
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
將加人 先問己 己不欲 即速已
a) 《道德經》: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b) 案例:李嘉誠的經營之道
c) 職場中,取舍之道的本質是為人之道。
11) 在工作中如何恰當處理恩怨?
恩欲報 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
a) 人一生都要報答的三重恩情
b) 現在的人為何缺乏了感恩之心
c) 無休止的爭斗,到底為了什么
d) 人生短暫,需要釋懷
12) 在工作中上司如何對待下屬?
待婢仆 身貴端 雖貴端 慈而寬
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言
a) 職場中領導人的言行舉止對團隊的重要影響。
b) 公平管理在職場中的意義。
巴才林老師的其它課程
國學孝道忠誠感恩 02.03
國學·孝道/忠誠·感恩(員工敬業(yè)精神打造)中華民族三千年來靠什么來治理這個國家?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根就是《孝道》;《國學·孝道/忠誠·感恩》不是一般提升主管和員工素質的感恩課程,而是從孝順父母、尊敬領導、忠誠/感恩/責任/敬業(yè)等360°全方位立體培養(yǎng)“好員工”的培訓課程。特色:簡單、易學、實用、落地、長效。課程長度:2日適合對象:中高層管理者+基層員工
講師:巴才林詳情
高效執(zhí)行力——五步實操法 12.14
高效執(zhí)行力——五步實操法培訓背景:執(zhí)行難,執(zhí)行力弱,執(zhí)行意識差等執(zhí)行綜合癥,為什么許多宏偉藍圖在執(zhí)行中化為泡影?許多先進的理念和政策在執(zhí)行中流于形式?許多管理人員的任務承諾在執(zhí)行中被碾得粉碎?為什么同樣的經營戰(zhàn)略,執(zhí)行的效果卻有如此巨大的差異?課程長度:2日適合對象:企業(yè)全體員工課程收獲:保證公司目標得以實現;保證公司制度得到落實;保證公司各項工作按質按量完
講師:巴才林詳情
用傳統文化煉就好員工 01.01
模塊:傳統文化弟子規(guī)與員工企業(yè)管理關系節(jié):《弟子規(guī)》是什么?1、《弟子規(guī)》是《論語·學而》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2、《弟子規(guī)》是儒家文化之根3、《弟子規(guī)》是中華傳統文化:安身之法齊家之寶立國之本民族之根4、《弟子規(guī)》是道德:道,宇宙萬物本來規(guī)律。德,按照這種規(guī)律行事。行道為德。5、《弟子規(guī)》是管理之道:《論語·
講師:巴才林詳情
傳統文化與服務意識管理 01.01
章:服務與服務意識理論分析節(jié):服務是什么?工作人員借助一定的設施設備為滿足客人需要而提供的行為和過程的總和。第二節(jié):服務意識是什么?1、服務人員為客戶提供的一種熱情、周到、主動的服務欲望和意識2、它是自服務人員內心的,是服務人員主動做好服務工作的一種觀念和習慣3、是過培養(yǎng)和教育訓練而形成的。第三節(jié):服務意識與企業(yè)效益1、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企業(yè)轉
講師:巴才林詳情
傳統文化與歸屬意識管理 01.01
歸屬意識就是指員工經過在企業(yè)的一段時期的工作后,在思想、感情、心里上對企業(yè)產生了認同感、公平感、安全感、價值感、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這些感覺終轉化為員工的企業(yè)歸屬感。企業(yè)歸屬感的形成是一個漸進、復雜的過程。其形成后將促使員工將個人目標和企業(yè)目標相融合、相統一,使員工將企業(yè)的發(fā)展目標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從而為達成個人和企業(yè)的目標而不斷強化自我并對企業(yè)產生強烈的責
講師:巴才林詳情
傳統文化與執(zhí)行意識管理 01.01
何謂執(zhí)行力?執(zhí)行力“就是按質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個人執(zhí)行力的強弱取決于兩個要素——個人能力和工作態(tài)度——執(zhí)行意識,能力是基礎,態(tài)度是關鍵。要提升個人執(zhí)行力,一方面是要加強學習和實踐鍛煉增強自身素質,而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態(tài)度——執(zhí)行意識。中華民族三千年來靠什么來治理這個國家?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國學,國學之本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之根就是《弟子規(guī)
講師:巴才林詳情
打造現代團隊領導力與團隊執(zhí)行力 01.01
一、優(yōu)秀管理干部的角色定位 1、管理干部的定位和價值 2、作為下屬的管理干部:如何成為經營者的替身 3、作為同事的管理干部:如何為內部客戶服務 4、作為上司的管理干部:如何成為優(yōu)秀管理者、領導者、教練 5、醫(yī)院管理干部應具備的綜合能力二、發(fā)揮優(yōu)秀領導力-管理者的權變領導方法 1、如何塑造主管的領導魅力 2、領導力的內容和構成 3、卓越領導者的
講師:巴才林詳情
《弟子規(guī)》 01.01
課程內容:部分:《弟子規(guī)》——孝敬篇解讀1.“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原意解讀與員工執(zhí)行力2.“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原意解讀與員工服從視頻學習:驢子孝3.“冬則溫夏則凊親所好力為具”原意解讀與心細如絲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故事講解分享:天下無雙,江夏黃香4.“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原意解讀與崗位責任制5.“居有常業(yè)無變”原意解
講師:巴才林詳情
高效工作時間管理技巧及工具 01.01
單元:時間管理的重要性1、時間的重要①您有足夠的時間嗎?②時間對您意味著什么?③您如何對待時間?④您還有多少時間?課堂問卷——自我時間管理評估視頻學習:死神的賬單(課堂練習):您還有多少時間?2、時間管理的8個好處①工作有條有理。②更好的工作成果。③更大的成就感。④獲得更高級任務的資格。⑤花費較少的時間把事情辦好。⑥工作中較少失誤。⑦承受較少的壓力(身心、工
講師:巴才林詳情
高效溝通技巧實戰(zhàn)訓練(內訓) 01.01
一、溝通的實質和原則1、溝通就是傳遞信息、說明事物2、溝通是為了聯絡感情3、溝通是為了表達意愿二、溝通的特性雙向反饋是溝通的基礎不同文化、民族的溝通原則不同三、溝通的種類及形式1、幾種溝通形式的優(yōu)劣分析2、身體語言的運用技巧案例分析:幾種溝通形式如何應用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四、溝通的方法聽、說、看、問(面對不同的對象,用不同的方法)五、溝通的步驟1、事前準備(目標
講師:巴才林詳情
- [潘文富]經銷商終端建設的基本推進
- [潘文富]中小企業(yè)招聘廣告的內容完
- [潘文富]優(yōu)化考核方式,減少員工抵
- [潘文富]廠家心目中的理想化經銷商
- [潘文富]經銷商的產品驅動與管理驅
- [王曉楠]輔警轉正方式,定向招錄成為
- [王曉楠]西安老師招聘要求,西安各區(qū)
- [王曉楠]西安中小學教師薪資福利待遇
- [王曉楠]什么是備案制教師?備案制教
- [王曉楠]2024年陜西省及西安市最
- 1社會保障基礎知識(ppt) 21175
- 2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ppt) 20259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906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242
- 5員工守則 15474
- 6軟件驗收報告 15415
- 7問卷調查表(范例) 15127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4568
- 9文件簽收單 1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