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處在“管理尷尬”的時代?
作者:博客中國 307
中國的企業(yè)管理,也許正在遭遇著“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尷尬局面------自新中國成立后的近三十年的時間里,中國一直處于計劃經濟與文革混亂的時代,市場、經商與企業(yè)的歷史,被徹底的割斷了。這種“割斷”意味著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假如你要創(chuàng)業(yè)或是從事企業(yè)管理,只能是從完全的空白點起步,即沒有兒時父輩的教誨、也沒有年輕時潛移默化的環(huán)境影響可供借鑒,只能是無奈的“摸著石頭過河”了。
我們是如何“摸著石頭過河”的哪?----我們是來自于資本的“本能驅使”,以及現實生活中的“模仿”。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管理訓練的政府官員,他的管理“能力”是從哪里來的哪?很顯然,是來自于他日常生活的經驗以及對上級領導行為的模仿,而這種典型的“管理能力”的來源,也正是一個企業(yè)管理者的能力來源。由“本能”和“模仿”所獲取的管理能力,只能一時的適用某個封閉或半封閉的環(huán)境中,一旦外界環(huán)境被打破了,這種能力就變成了“井底之蛙”的狹隘。事實上,一批批的創(chuàng)業(yè)者以他們慘痛的倒下,成為了“割斷”市場歷史的必須代價。
令人驚異的是,在中國一批創(chuàng)業(yè)者卻在這樣“前不著村、后不著店”中取得了極大的成就。
這種極大的“成功”,除了改革開放之初的“處處是機會”的因素外,似乎還揭示了這樣一個現象,即:沒有任何的傳統(tǒng)或專業(yè)管理知識,也同樣能取得企業(yè)管理的成功。假如這個結論正確的話,那么將是企業(yè)管理理論的悲哀----因為這意味著企業(yè)管理的成功,跟是否具有專業(yè)管理經驗與知識無關。
好在我們很容易就能發(fā)現這其中的“錯誤”,那就是:如果一個企業(yè)僅僅以“賺錢”為目的,那么,賺上一筆錢或者是連續(xù)的賺上幾筆錢,都不是難事,它確實與所謂的管理理論和知識無關;但假如一個企業(yè)是“持續(xù)成長、基業(yè)長青”為目的,那么,缺少了管理理論和知識的指導,將一事無成。好在這個觀點得到了中國企業(yè)現實興衰的驗證,即在十年前輝煌的企業(yè)、現在還依舊保持著輝煌的,無不是在因為其在管理上的成就而獲得。
事實上,這就是“商人”和“企業(yè)家”的區(qū)別所在,同時,也是企業(yè)管理學的前提假設,即:企業(yè)管理學總是假設企業(yè)擁有“長期存在”和“持續(xù)增長”的良好愿望-----長期以來,管理學總是被認為不存在前提假設,結果就導致了企業(yè)是生存、還是發(fā)展?等等無意義的爭論。我的小區(qū)門前有個賣鹵味的小店,因味道好而客戶不斷,但在春節(jié)前卻關門歇業(yè)十多天,理由就是“我也要回家過年了”,潛在的理由是:我賺夠了認為滿意的錢。顯然,這家鹵味店以僅僅以自己賺錢為目的、而不是以滿足客戶為目的,因此,這樣的以滿足自己為目的、主動拒絕成長的企業(yè),并不在管理理論的考慮范圍之內。
擺脫因割斷市場歷史所造成的“管理尷尬”局面,我們通常會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學習國外成熟的管理理論,另一種方法是從中國本身的傳統(tǒng)文化中挖掘管理智慧。
但這兩種方法,顯然也遭遇到了尷尬。首先,學習國外的管理理論,遭遇到的是水土不服的尷尬。任何一種管理理論和方法的產生,首先是來自于其地域、經濟和文化背景。肯德雞的標準化管理的制度文件,多達幾千頁,全聚德認為自己的落后,在于缺少現代化的標準化生產,于是,模仿式的學習開始了,但隨之而來的卻是痛苦??系码u的一塊雞翅炸幾分幾秒、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這不是形式上的標準而是科學,但全聚德的鴨子片108片、而不是片107或者是106,則是一種完全的做秀,跟科學無關。顯然,“標準化”的生產與流程,基于科學的認識體系,肯德雞的食品觀是一種基于科學的營養(yǎng)觀,而全聚德的食品觀則是一種講究色香味具全的平衡觀。
就象中國人將肯德雞當做新鮮、偶爾食之一樣,中國人每天主要的食物依舊是中餐,在管理上也有同樣的問題。西方的法人治理結構被中國人當做了解決問題的法寶,但在中國實施后很快就變了樣,即使是象民生銀行這樣如此符合西方標準法人結構的企業(yè),股份如此接近的股東們也在明里暗里的爭奪著實際的控制權。平衡記分卡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個好東西,但中國人在實施一段時間后則棄之高閣,實際上的企業(yè)價值與人才價值判斷,依舊恢復到非公開的親情原則。
顯然,中國人對于企業(yè)管理的理解,與西方人大相徑庭------西方人認為企業(yè)價值來自于戰(zhàn)略的貢獻,而中國人則認為主要是來自于計謀類的商機貢獻;西方人認為效率來自于某種標準化的流程設計,但中國人認為效率來自于認同和中庸一類的和諧;西方人認為效益來自于準確認知客戶的貢獻,但中國人卻認為主要是來自于某種關系有效處理上的貢獻。中國人的悟道文化傳統(tǒng)與西方國家的科學精神,是兩天截然不同的管理之路。
當西方的管理理論在中國遭遇一些困境時,有人開始試圖從中國本身的傳統(tǒng)文化中挖掘管理智慧。
這本來應該是一條有效的渠道或方法,但事實上,由于挖掘中國傳統(tǒng)文化智慧的人即不懂傳統(tǒng)文化、又不了解企業(yè)管理實際,反而將一盤好菜炒得難以下咽。首先的一個誤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管理思想,究竟是針對組織管理而言、還是針對組織的管理者而言?在西方,對于這個問題的態(tài)度相當的明朗:企業(yè)管理就是針對組織而言,而針對管理者而言的理論,則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管理學,而是屬于勵志學的范疇,所以,德魯克與卡內基,是完全不同領域里的兩個人。
在中國,這個問題顯然被一些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所忽略了:他們將傳統(tǒng)文化中的關于管理者個人的管理思想,等同于了組織的管理理論,結果就是說了大半天的均衡、和諧等等東西,管理者本人受了一番教育,卻對于企業(yè)管理更加摸不著頭腦了。事實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要是描述個人的管理哲學及修養(yǎng),而不是講述組織的管理哲學和思想,所以,我們會看到在西方管理理論中,出現的多是一些譬如“利潤、效率、組織結構、流程”等等管理概念,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所出現的多是一些譬如“名道、修身、養(yǎng)性”等等管理概念。
不贊同“中國傳統(tǒng)管理是針對管理者個人而言、而不是針對組織而言”這個觀點的,他們有一種解釋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就是針對組織管理而言的,而且是高于西方赤裸裸利潤與效率觀的、更高的哲學境界,理由就是中國的歷朝歷代就在使用著這些管理思想,并取得了極大的成就。這顯然是對于歷史的無知,暫不說政府組織管理與企業(yè)組織管理有著巨大的不同,僅就中國各個朝代的政府管理來看,也不是采用的傳統(tǒng)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事實上,奪取政權的不是勸戒他人修身養(yǎng)性的孔子,而是陳勝、吳廣等這些所謂的殘暴的人;治理國家所采用的也不是老孔、老道等人的思想,而是所謂的“儒表法里”的概念。儒家的教育從來都是政府用來愚民的外在工具,而其實際上的一整套的組織管理體系,卻是極其嚴厲的控制與懲罰制度,所以,中國歷史上的各種極刑,也算得上是世界大全的了。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見到了很滑稽的一幕:譬如某人宣稱自己開創(chuàng)出了“和諧管理”理論,但翻遍全書卻找不到對于企業(yè)管理至關重要的“利潤來源、效率產生”等等概念,而是些孔子和老子的東西翻版。這里面還有個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和諧”不會必然帶來利潤。這個理論的潛在邏輯就是:只要企業(yè)的管理“和諧”了,利潤就自然跑進口袋里了,所以他才會避口不談利潤、效率等等東西,而自管自的只說和諧。這是個書呆子的邏輯,假如真有這樣的管理邏輯,那么,最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管理大師,就應該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們了。
當管理遭遇尷尬時,是很容易“急病亂投醫(yī)”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管理智慧太“境界化”了,一時難以用得上,于是,毛**的軍事思想、共產黨的領導能力開始被管理者研究,“以少勝多、游擊戰(zhàn)、農村包圍城市”等等戰(zhàn)術思想,被談論得津津樂道。但這些管理者顯然對于管理是一知半解,并不知道毛的思想精華并不在戰(zhàn)術思想上,而是在組織的管理能力上。
顯見的事實,是共產黨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但在這些案例的背后,卻是隱藏著的、并不被人關注的組織力量。共產黨是如何被打造成一個強有力的組織的哪?是來自于它的組織結構的設計,它把黨的建制設置到了最基層的連排一級,保證了黨對于軍隊的領導,這意味著一個團長、師長,想把軍隊變成自己的軍閥部隊或是想嘩變,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這種組織設計的實質,其實是將“信仰”安置在了最小的組織單位內,連一個班里都會設置黨小組長,事實上,這是一種“價值觀管理”的非常典型和精彩的案例。
巧妙的游擊戰(zhàn),曾被管理者奉為經典,但它的背后卻不是以少勝多的經典,這是一種誤解。共產黨這個“組織”,在游擊戰(zhàn)中真的是少數人嗎?就正式組織來看,是的,但就組織邊界的擴展性上看,共產黨卻是絕對的多數----原因就是:共產黨在正式組織之外,還存在著一個非正式的組織,那就是“人民”,就是“根據地”,事實上,當國民黨在圍剿紅軍時,實際上是在和整個根據地的軍與民共同作戰(zhàn),所以共產黨凡在有“根據地”的地方,總是能夠所謂的巧妙的取得勝利,一旦離開了根據地,幾乎很少有勝利的案例。
這就是毛所說的“人民戰(zhàn)爭”------毛認為,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的戰(zhàn)爭,并不是兩黨之間的戰(zhàn)爭,而是國民黨和共產黨領導人民之間的戰(zhàn)爭,這就變得非??膳铝?,假如國民黨是在和全國人民作戰(zhàn),那他將注定遭遇失敗的結局。這實際上是共產黨將其“組織的邊界”,早以延續(xù)至軍隊之外了。在著名的淮海戰(zhàn)役中,國民黨與共產黨的軍隊,人數上相差不多,都是四、五十萬人,但共產黨卻有著數百萬人的“支前大軍”,記得這個比例數好象高達1:10,這意味著國民黨是以40萬人,在和共產黨的400萬人作戰(zhàn),不輸才怪了哪。
以上似乎是題外話,其實是在說管理者們對于“管理是什么”缺乏起碼的認識。顯然,管理者需要關注的不應該是某個戰(zhàn)術,而是需要關注共產黨是如何將只有40萬人的組織、在瞬間變成擁有400萬人的組織的。事實上,中國是個盛產“計謀”的大國、盛產“人際關系理論”的大國、盛產“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大國,卻甚少產生清晰的組織管理、精密的科學方法,即使有,也是被掩藏在表象里面了。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修養(yǎng)學、勵志學”這類東西的發(fā)達,似乎是一件好事,因為人人都努力修養(yǎng),這個世界就真的變成了美好的人間。
但事實上,卻并非如此,很快,我們就發(fā)現原來中國的修養(yǎng)學,其實并不是個人品德修養(yǎng)的學問,而是成為了管理者用來統(tǒng)治被管理者的工具。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人人都期望別人成為“加西亞”,可就是不期望自己成為“加西亞”,于是,品德修養(yǎng)學成了勸戒別人的修養(yǎng)學、而不是針對自己的修養(yǎng)學-----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哪?原因就是現實生活給予我們的教訓,即凡是成功的組織管理,都不是來自于品德高尚的人,而凡品德高尚的人,一般都在現實生活中活得很悲慘。即使孔子這樣的大師,其一生都是常常象喪家犬一樣的狼狽不堪。
這有可能是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品德高尚與組織管理成功,是存在巨大差異和沖突的。這個結論是否正確哪?另一個現象可能是對這個問題的注解,即在“修養(yǎng)學”發(fā)達的同時,“厚黑學”也在悄悄的流行中,而且影響力往往更大。潛規(guī)則和血酬定律,其實就是厚黑學的現代版。就我個人看來:如果拋開厚黑學的消極面,它可能正是揭示了“組織成功管理”的秘密!干脆一點說吧:厚黑學才是描述最真實的組織管理,而顯見的修養(yǎng)學等等東西,都是表面現象。這意味著我們被傳統(tǒng)教育給欺騙了,意味著我們使用顯見的一些方法,無法取得組織管理的成功,而只能自己摸索著潛規(guī)則的管理方法。
這不是一種觀點,更不是贊揚厚黑學,而是一種思維方法,即我們必須更加深入與務實的思考組織管理,而不是被表面現象所蒙蔽,尤其是媒體對于一些所謂的成功企業(yè)的宣傳,常常蒙蔽了一些不了解真實企業(yè)管理的人。事實上,厚黑學相當的自私自利,常常以不擇手段去實現自己的目的,相當的惡劣,與現代企業(yè)的合作、共贏等等概念,是完全的背道而馳。
我們遭遇了這么多的“管理尷尬”時,我們才發(fā)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簡單的學習國外成熟的管理理論會很糟糕;單純的從中國本身的傳統(tǒng)文化中挖掘管理智慧也很糟糕。
因此,擺脫“管理尷尬”的正確之路,有可能是這樣一種思維邏輯:任何企業(yè)組織都有其內在的邏輯,這種內在邏輯即是行業(yè)或產業(yè)性的、也是特有的地域性的,發(fā)現和理清這種“內在邏輯”,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之路。
擴展閱讀
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效中國行第247 2024.09.29
2024年9月19日—9月21日,姜上泉導師在蘇州主講第247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tǒng)》3天2夜方案訓戰(zhàn)營。中集集團、中鹽集團、中國建材、花園集團、深南電路、中原證券、空軍裝備5720等多家大型企業(yè)
作者:姜上泉詳情
經銷商的產品驅動與管理驅動 2024.07.03
早期的經銷商幾乎都是產品驅動,運營方式就是賣貨,盈利方式就是靠賣貨賺差價,然后就是多賣貨,賣名牌貨,賣新產品,賣高端品。理論上來說,終端覆蓋率越高,陳列做得越好,促銷活動持續(xù)不斷,貨就賣得越多,錢就賺
作者:潘文富詳情
管理寓言故事:擠牛奶的姑娘 2024.06.07
寓言故事:一個農家擠奶姑娘頭頂著一桶牛奶,從田野里走回農莊。她忽然想入非非:amp;這桶牛奶賣得的錢,至少可以買回三百個雞蛋。除去意外損失,這些雞蛋可以孵得二百五十只小雞。到雞價漲得最高時,便可以拿這
作者:李文武詳情
中小企業(yè)員工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管理(企業(yè) 2024.05.25
隨著“知本時代”的發(fā)展,員工越來越關注個人成就感,越來越注重個人職業(yè)發(fā)展,,而企業(yè)也為贏得人才、留住人才,實現平衡發(fā)展與人力資本的最大化,員工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規(guī)劃也受到重視,并成為企業(yè)人才戰(zhàn)略的重要一環(huán)。
作者:李慶軍詳情
大數據時代的idea與ROI 2024.05.24
系列專題:大數據營銷 你知道“兩個月就會消失的書”嗎? 這是阿根廷一家出版商利用新型油墨出版的文集,一旦打開,文字接觸到陽光和空氣后2個月就會完全消失,這樣就可以催促那些有“拖延癥”的讀者盡快閱讀,
作者:李欣詳情
浙江杰諾電器精益管理項目啟動 2024.03.11
2024年3月6日,浙江杰諾電器精益管理項目啟動,杰諾電器董事長、總經理、總監(jiān)、經理等30多位經管人員及降本增效云學院(深圳市財智菁英咨詢)3位咨詢導師出席了項目啟動會。杰諾電器2024年精益管理項目
作者:姜上泉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 1不講道理才是硬道理 165
- 2HP大中華區(qū)總裁孫振 234
- 3經銷商終端建設的基本 90
- 4姜上泉老師人效提升咨 100
- 5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98
- 6中小企業(yè)招聘廣告的內 27421
- 7姜上泉老師:泉州市精 226
- 8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14751
- 9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 1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