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店促銷,“擴大”銷售額

 290

  具體方案:

  一、向300多位固定的老顧客發(fā)出邀請,邀請函中特別說明:僅限攜帶兩名親朋(女性)參加,可以獲贈價值500元的套裝產品和人民劇院圣誕晚會門票一張。

  二、向老顧客帶來的親朋贈送價值128元的全新體驗美容卡。

  三、分別于12月18日、12月20日,在《驛城晚報》投放兩次1/4版的告知廣告。除了在廣告中向廣大消費者發(fā)出邀請外,還公布了針對除老顧客外的消費者的當天消費信息。

  四、活動安排----

  活動一:5款“美容+美體“經典套餐、超值體驗價僅98元/款。

  活動二:冬季保濕補水面部護理,體驗價僅38元。

  活動三:特別推出128元超值特惠卡,包含4次保濕補水面部護理,6次眼部護理,2次頸部護理。

  活動四:購買產品滿1000元,贈送1000元護理。

  五、活動當天在美容院門前設置一個露天小劇場,邀請本市的樂隊和市劇團表演節(jié)目,滿足人們的不同口味。重點節(jié)目是話劇《梁?!?。因為駐馬店是《梁?!饭世?,這個節(jié)目能拉近該店與廣大消費者的距離。

  效果分析:

  活動當天,云閣SPA養(yǎng)顏館門前-全球品牌網(wǎng)-的露天小劇場異常熱鬧,現(xiàn)場觀看節(jié)目的人近千人,甚至導致道路堵塞,交警都趕來維持秩序了。到該店參加活動的老顧客有268人,老顧客帶來的新顧客有312人,報紙廣告吸引來208人,當天共產生銷售額18.64萬元。

  后續(xù)活動:

  這個活動之后,云閣SPA養(yǎng)顏館又結合元旦,對感恩答謝活動進行了延續(xù)。具體方案是打電話給12月22日沒到活動現(xiàn)場的老顧客,告訴她們只要在元旦當天到店里來,也可以享受到同等優(yōu)惠(少了圣誕晚會門票)。同時,分別于12月26日、28日,在《驛城晚報》投放1/4版廣告,以致歉為噱頭告知消費者感恩答謝活動的火爆場面,并說明因故未參加活動的人,仍可在元旦之前享受同等優(yōu)惠(少了圣誕晚會門票)。如此使活動得到了延續(xù),拉動來的新顧客有108人,延續(xù)銷售額達到了4.86萬元。

  投入產出分析:

  在招聘廣告造勢階段,三期廣告費4800元,招聘及場地費800元;在升級美容體驗階段,三期廣告費4800元,各項雜費1200元,產生銷售6.846萬元,費銷比為8.7%;在以客納客階段,兩期廣告費1600元,圣誕晚會門票268張1.34萬元,舞臺費用1800元,樂隊費用和話劇演出費用2600元,各項雜費1200元,總費用2.06萬元,產生銷售18.64萬元,費銷比11%;在元旦延續(xù)活動階段,兩期廣告費1600元,銷售額4.86萬元,費銷比3.2%。整個擴店促銷活動費用總計3.3萬元,總銷售額30.346萬元,總費銷比約10.8%。

  結語:

  擴店促銷是一種特殊的促銷,既與新店開業(yè)促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脫不開老店針對老顧客的促銷。因為擴店提高了經營成本,所以美容院的促銷壓力更大,對擴店促銷的要求更高。希望云閣SPA養(yǎng)顏館的成功案例能為廣大美容院經營者帶來一些有益擴店促銷的啟發(fā)。
 銷售額 促銷 擴大 銷售

擴展閱讀

當前,電視媒體走向媒介融合的腳步越來越快,而2013年的主題詞將是“電視媒體的移動化融合”。微博已經公認為電視媒體打造全媒體陣營的重要陣地,而僅上線兩年微信,卻成為全球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移動通訊應用,將

  作者:李丹詳情


淺談促銷員素質   2024.05.24

有幸被公司派到杭州的一個商場里實習,實習的內容就是與市場第一線的促銷員一起進行促銷活動,在市場的第一線呆了一個多月,對促銷可以說是深有體會,對于這種體會總是有一吐為快的沖動,于是總結后寫了下來?! ∮H

  作者:李曉峰詳情


社會浮躁下的市場經濟,俺們的客戶是今天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為什么?因為你不是唯一的菜呀。無論是和學員溝通,還是自己以前帶銷售隊伍的時候。我曾經問過大家,你喜歡銷售工作嗎?很多人都說不喜歡,還有一部

  作者:蔣觀慶詳情


為什么很多人創(chuàng)業(yè)不成功,原因很多。但很多時候是對風險的估計不足和面對風險的對策沒有預設有關。做銷售培訓3年,從最早接觸來培訓,無論是老師講的還是書上學習的,往往都是告訴你培訓師做什么?怎么做好培訓?但

  作者:蔣觀慶詳情


最近1年,銷售談判的課程需求很大,16年多次被機構采購此類課程。企業(yè)營銷發(fā)展中也逐步回歸理性的思考,從沖動到激動回歸到企業(yè)基本功的建設,核心就是隊伍素養(yǎng)的提升?,F(xiàn)實中,大量的營銷從業(yè)人員沒有系統(tǒng)的經過

  作者:蔣觀慶詳情


現(xiàn)象呈現(xiàn)在談判中,有時候圍繞某一個具體問題,雙方各不相讓。經常看到的是價格,貨款,投訴處理,合作方式等。比如價格吧,銷售員價格基本到了底線,但客戶始終在對比,一個不讓,一個要求再降價。此類現(xiàn)象在業(yè)務中

  作者:蔣觀慶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wǎng)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wǎng)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wǎng)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wǎng)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wǎng)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wǎng)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kunyu-store.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