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調或促成擠出式通貨膨脹

 作者:熊仁宇    251

 如果說1月份的宏觀經濟數(shù)據(jù)仍然顯示中國經濟延續(xù)著去年的瘋狂,那么到了2月份"雙防"的宏調開始顯示出它的效果了。3月12日,央行公布了2月份的金融運行數(shù)據(jù),在2008年2月貨幣供應量增長17.48%,其中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15.73%,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434億元,僅為1月增量的30.28%。

  同時,2月份其他經濟數(shù)據(jù)同樣傳遞著緊縮的信號。2月份我國對外貿易順差為85.55億美元,不到1月份貿易順差194.9億美元的一半。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人民幣升值、國際經濟走弱的外部緊縮效應是決定貿易順差減少的最主要因素。2月份CPI數(shù)據(jù)顯示著消費品價格的上漲,這種迅速的上漲給市場帶來了進一步的緊縮政策出臺的預期。

  國內信貸規(guī)模的控制阻礙著投資的增長,人民幣升值放慢了對外出口的腳步,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三去其二,宏觀政策緊縮傾向明顯。世界經濟因為次級債危機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也有著緊縮的趨勢,我國的宏觀調控政策最主要目的就是防止通貨膨脹的蔓延。但2月份的CPI數(shù)據(jù)卻以8.7%的高增長刺激著政策制定者的神經,雙緊縮政策是否能實現(xiàn)物價的穩(wěn)定和經濟的軟著陸呢?

  中國的貿易順差并不完全都是真實國際貿易的反映,很大部分是"熱錢"進入中國的產物。2007年貿易順差在到達高點之后一路下行,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熱錢"正在從中國撤離。關于"熱錢"涌入中國的理由,各種文獻將原因總結了很多,人民幣資產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中美利差倒掛等等。仔細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由于中國資本項下的管治,"熱錢"進入中國的渠道并不暢通且成本很高,加之"熱錢"的一個特點就是快進快出,人民幣慢慢升值和那一點點利差并不能將"熱錢"吸引,最多只能是一個添頭,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寄希望于人民幣資產價格的高速上漲。

  2006到2007的資本市場與房地產市場的瘋狂已經使"熱錢"獲益頗豐,當虛擬經濟達到最高點開始下行之后,"熱錢"的離開是順理成章的。近期市場上有一種聲音呼吁政府救市防止"熱錢"抄底,殊不知在擁有全球投資視野的"熱錢"控制者會不會認為市盈率高出歐美市場幾倍的中國股市會有底可抄。現(xiàn)在困擾這些"熱錢"的問題并不是走還是留,問題在于怎么走。通過貿易和地下錢莊畢竟成本較高,而且監(jiān)管越來越嚴。走不出去的海外"熱錢"不可能無成本的滯留在國內,在資本市場之外他們要選擇新的投資領域。需求剛性較強的上游產品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從緊的宏觀政策進一步打擊著資本市場的信心,不僅國際"熱錢"步步出逃,國內的游資也會從資本市場中游出進入實體經濟,上游產品價格節(jié)節(jié)上漲,CPI漲幅居高不下,監(jiān)管陷入了一個悖論,就是從緊的宏觀政策引來的卻是進一步的價格上漲,高聳的CPI指數(shù)呼喚著更加嚴厲的緊縮政策,最終形成一種擠出式的通貨膨脹。如何較好地釋放國際、國內游資的壓力,需要的不僅僅是貨幣政策一家,更多的是需要財政政策、外匯政策的聯(lián)合作戰(zhàn)。

 通貨膨脹 通貨 促成 擠出 膨脹

擴展閱讀

在銷售產品時,無論是銷售人員還是促銷人員都要經常去尋找合適的時機來銷售自己的產品,可面對逐漸理性消費而又百般挑剔的顧客,往往使我們束手無策。但關鍵方法與步驟掌握是終端銷售取勝的根本,所以找準方法,實

  作者:王運啟詳情


 對手機業(yè)務疏于關注的聯(lián)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元慶,開始另眼看待聯(lián)想的這“第二元”了。近日,楊元慶親臨廈門、視察新生產研發(fā)基地,對手機業(yè)務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極大的轉變?! ÷?lián)想2005年中期財報中,聯(lián)想移動盈利

  作者:李健詳情


作者:馬訓科--《銷售與管理》陜西記者站站長乳業(yè)背景資料:   近年來我國乳品工業(yè)取得飛快發(fā)展。   2002年,中國乳制品工業(yè)企業(yè)有1600多家,其中,國有企業(yè)及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yè)

  作者:馬訓科詳情


  ●假定準顧客已經同意購買:當準顧客一再出現(xiàn)購買信號,卻又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時,可采用“二選其一”的技巧。譬如,推銷員可對準顧客說:“請問您要那部淺灰色的車還是銀白色的呢”或是說:“請問是星期二還是

  作者:李德成詳情


對于銷售人員來說,訂單來了就一定要好好把握,沒有訂單的日子是難熬,如果訂單來了而沒有成交,那該是多么痛心的一件事情哪。世界工廠裝備制造網(wǎng)的筆者從互聯(lián)網(wǎng)中整理了促成訂單的八種銷售技巧來與大家進行分享,希

  作者:詳情


我們在學習經濟學時,要注意一點的是,每種經濟理論有它的優(yōu)勢與劣勢。只有通過市場經濟的檢驗,才能證明其的真理性與正確性,畢竟有些世界性的經濟理論的出現(xiàn)是在假設環(huán)境中生產出來了,有的理論只是一種假說。作為

  作者: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wǎng)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wǎng)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wǎng)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wǎng)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wǎng)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wǎng)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kunyu-store.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