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經銷商的劣根性

 作者:查鋼    169

  草根者:社會上最低階層,古人泛指引漿賣水者。在全國經商一張大網里,身處基層地位的草根經銷商無疑是經商交易中最末端的網絡神經。他們代理的區(qū)域最大的不過一個縣級市場,最小的也就是一個村鎮(zhèn)(行政區(qū)域),他們的銷售網點密集于各個大街小巷、藥店與商超之間,每天與消費者的生活息息相關,是商品傳遞的最后一關,一向被譽為是真正意義上的“終端”。
  近年來,隨著終端開發(fā)工作不斷下沉,不少企業(yè)大張旗鼓的進軍“第三終端”,廠家對終端控制力不斷的向一線滲透,草根經銷商一下子“咸魚翻身”,可以與各大廠家的業(yè)務代表面對面的談判。由于扎根基層,不少草根經銷商還成為了競品廠家互相拉攏的“香餑餑”,得意之情真是溢于言表。

  草根經銷商掌握的銷售網絡是銷售鏈中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但從草根一族成長為一個具有區(qū)域開拓、管理、分銷能力的合格經銷商還需要一個過程,這與他們的實力、經營眼光、市場經驗、銷售能力是分不開的。眾多的草根經銷商都希望能順利“晉級”,在銷售區(qū)域和經營方法都能有質的飛躍?,F實證明:從草根里走出來的經銷商并不多,因為,草根經銷商自身的劣根性制約著他們的壯大和發(fā)展。

  劣根一:迷信廣告

  草根經銷商認為:企業(yè)的產品一定要上廣告,最好是上央視廣告,沒有廣告的產品不好賣。在銷售中,有廣告的產品就接,沒有廣告的產品倍受冷落。再說央視的廣告時段畢竟有限,并不是所有企業(yè)都有實力去做大投入。問題是經銷廣告產品,每個網點都鋪有貨,每天看上去是貨賣得不少,但利潤不高。非廣告產品一般則是選擇幾家有實力的終端經銷,利潤較高,但賣得較慢,這其中需要草根經銷商的大力支持和投入。

  有廣告支持和沒廣告支持,產品都要在市場上流通。其實,這只是一個主觀能動性的因素,廣告產品只是把草根經銷商的網絡視為“出貨口”,是對分銷商不能覆蓋的區(qū)域進行填充。但草根的實際網絡作用并沒有真正的發(fā)揮,草根經銷商的市場攻擊力為零。

  劣根二:不愿再投入

  很多草根經銷商都有這樣一個觀點:我已經拿錢買了你的貨,你還不支持我?不管是物料,還是配品、費用、人員、廣告等一樣都不能少。我有當地的網絡,最好是代銷,我?guī)湍阗u也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廠家人財物都俱備的話,那還要你這個經銷商干什么?

  草根經銷商不明白一個產品的上市和推廣是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市場的需求遠遠大于產品,所謂追求強強聯合,在整個銷售環(huán)節(jié)中,各個環(huán)節(jié)點應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草根經銷商應當積極拓展自已的網絡空間,只有“出貨口”寬敞了,把產品的功效闡述清楚了,口碑作好了,廠家的后續(xù)支持才能貫通直下,一氣呵成。反之,利潤的回報率自然就高了。

  劣根三:不做市調

  不愿做市場調查是所有草根經銷商的共性,對于接手的產品,他們只憑經驗和對廣告力度的吹捧就鋪貨上柜。貨鋪到位了,草根經銷商希望能坐收漁利,眼巴巴的就指望廠家投入廣告的威力了,產品賣得好不好?有沒有功效?消費者反映有什么意見?他們把這一切問題和責任都歸于廠家。市場的細分是具有差異化的,相同的終端陳列由兩個不同的經銷商做出來,效果就會不一樣。

  認真市調是產品推廣成功的保障,在區(qū)域內,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和消費習慣,草根經銷商是最能揣摩其心理的,各大廠家的終端下沉策略正是看重了草根網絡的這種能力,而草根經銷商往往卻總是忽略了這一點。

  劣根四:不重視售后服務

  營銷上有一句說法:售后是銷售的開始!服務營銷的做法也是許多企業(yè)市場致勝的法寶!但是,草根經銷商的售后服務意識很差,錢貨兩清,產品離柜,概不負責,對國家規(guī)定的“三包”政策都是一知半解,更別說提供親情服務和配套服務。廠家和分銷商要求網絡末端形成統(tǒng)一銷售價格和服務流程,在執(zhí)行過程中往往是一紙空文,草根經銷商總是認為廠家這是在大題小做,感覺做事別扭得很。

  有些草根經銷商還對售后工作比較抵觸,往往是促銷贈品不贈送給消費者,或是對售后配件“漫天要價”,要求專設的售后電話要么是接不通,要么就是設置一些稀奇古怪的彩鈴。

  劣根五:不謀發(fā)展、好高騖遠

  市場總是在變化,網絡也會有萎縮的那一天,目前市場的激烈程度已呈到“白日化”,草根經銷商在“草莽亂世”中應當處于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生存呢?不發(fā)展就不能壯大,追求長期利益與短期利潤總是很矛盾。

  草根經銷商很現實,只要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產品能天天脫銷就很滿足,最好是能跟著一個大廠家,幾通廣告做下來,賺到錢了就很舒服了。選擇了一個不太好的產品,積壓了貨款,就罵爹罵娘的忙著降價拋賣,管它是不是有擾亂市場價格的嫌疑。下一步,再選擇一個產品賣賣試試。大多數的經銷商都希望能做一個好產品,像“腦白金”一樣,互利互惠,迅速的把自己的網絡和實力擴大,但是在現實面前,他們又缺乏產品辨別的眼光。查鋼
 劣根性 經銷商 根性 草根 經銷

擴展閱讀

對于經銷商來說,基于產品經銷來賺差價,目前還是主要的盈利模式。這賣產品是通過終端售點來實現的,終端數量決定了經銷商的銷售業(yè)績,而終端質量則是決定了經銷商的利潤。總而言之,終端售點,就是經銷商吃飯的本錢

  作者:潘文富詳情


幾乎沒哪個廠家的經銷商群體是整齊劃一的,幾百個經銷商就是幾百種樣子,各經銷商的規(guī)模、實力、發(fā)展取向、管理能力、經營水平等指標千差萬別。這也是經銷商管理難的原因之一,一套管理體系,很難包容花色各異的經銷

  作者:潘文富詳情


早期的經銷商幾乎都是產品驅動,運營方式就是賣貨,盈利方式就是靠賣貨賺差價,然后就是多賣貨,賣名牌貨,賣新產品,賣高端品。理論上來說,終端覆蓋率越高,陳列做得越好,促銷活動持續(xù)不斷,貨就賣得越多,錢就賺

  作者:潘文富詳情


以前就是簡單的培訓,后來叫增值服務,現在又叫賦能,就是廠家在技術層面對經銷商有些幫助,主要也就是上上課,提供些系統(tǒng)工具,參觀些市場。單次搞的叫論壇,多搞幾次就叫商學院了,再大點就叫戰(zhàn)略伙伴陪跑項目。這

  作者:潘文富詳情


與對外銷售工作相配套的,是內部的銷售管理。銷售管理主要也就是記錄、轉交、匯總、分析這幾大功能,業(yè)務量不大的時候,簡單的手抄單,紙面賬,面對面溝通,微信短信等措施也行,甚至靠記性也行。但業(yè)務量放大之后,

  作者:潘文富詳情


關于經銷商的選品問題,先說兩點:1.選品時不要當戀愛腦,老板自己主觀上喜歡,覺得一定好賣的,就認為業(yè)務團隊、終端、消費者都能接受。2.不要抱著養(yǎng)兒防老的思路,認為兒子越多,自己的晚年越有保障,孩子沒有

  作者:潘文富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kunyu-store.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