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人情但不能循私情——也說人情與制度

 199

做企業(yè)咨詢,如果說一路贊歌、沒有質疑并非好事。聽不到反對意見不僅不正常,而且很可怕。從調研開始,我就強調真實性原則,要求所有座談人員可以不講話,但凡講話就要講真話、說實話,說出心里話。故此,我的調研往往效率較高。

當然我鼓勵講真話、說實話,但并不代表我接受你講的一切,錯誤觀點在一對一情況下,我是要立即糾正的。比如說,有人對項目能否達成目標表示懷疑,他說做事哪能不講人情。我們企業(yè)講人情成風,你怎么突破這個障礙?

我說好啊,管理就是要講人情,以人為本嘛,不講人情怎么談得上管理?他說,我講的人情和你張老師說的不一樣。管理者對自己的老鄉(xiāng)、朋友就講人情,甚至為了好工作請客送禮,不是我圈子里的人就嚴格按制度,一點人情也不講。

好,說實話了,謝謝你。企業(yè)到底應該怎樣處理人情和制度?恐怕這是中國企業(yè)永遠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老話說“人情是個債,頭頂鍋蓋賣”。中國是個重人情的社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tǒng)。“遠親不如近鄰”就是人情在起作用。樸素的人情觀并非一無是處。問題是當今社會,“人情”變了味,人與人交往,情不是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利是放在第一位的。與人交往,先看有無利益-全球品牌網-可圖,眼光稍微長遠一點的,考慮即使今天不能得利,也要想著將來得利,否則交往大可不必。人心不古啊,唯利是圖!

今天在我們的企業(yè)、在官場、在各行各業(yè),講人情的真的是為了關懷他人、幫助他人嗎?不能說沒有,至少多數人是為了利益訴求。

做企業(yè)的,不能改變外部環(huán)境,但是凈化企業(yè)內部環(huán)境卻是必須的。否則,如果一個企業(yè),全憑人情辦事,制度虛設,必定傷害大多數誠實勞動者、傷害老實人,搞亂了企業(yè)風氣,最終導致的結果一定是效率下降、品質下降,企業(yè)凝聚力下降,發(fā)展受阻。

我們的原則是企業(yè)要講人情,講人情的重點是上級關心下屬,對所有下屬一視同仁。在制度上確立管理者不尊重人、不信任人、不關心人的責任承擔方式,讓所有員工感受到企業(yè)的溫暖與關懷。設立員工投訴信箱,建立員工投訴渠道,保證每一個員工不在企業(yè)受到歧視。萬一受到傷害,有地方可以伸冤、有機構可以訴苦。當然員工不尊重管理者一樣也要受到處罰。

一個好的制度一定是倡導公平正義,一定是大多數人心情舒暢,一定是大多數人活力釋放。而我們所制訂的一切規(guī)章制度都是在征求大多數員工意見的基礎上產生的,而不是少數人閉門造車的結果。這就首先保證了制度的可執(zhí)行和可操作性。

企業(yè)是一個贏利的經濟組織,不應該也不可能長期允許不務實不誠實的人侵占他人勞動成果或是企業(yè)利益,靠拉關系甚至請客送禮來獲取個人利益沒有市場,沒有前途。因此低級趣味地講人情不利于企業(yè)發(fā)展,不見容于一個健康成長的企業(yè)。

概括起來就是,企業(yè)講人情,是在制度提倡和鼓勵的范圍內講人情,其主要內容是互相關心、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是不斷增進員工之間、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勞資雙方之間的信任和尊重,是積極健康的企業(yè)文化所必需的人情,而不是循私情或其它。

 說人 私情 也說 人情 但不 制度 不能

擴展閱讀

作為廠家的管理層,為了規(guī)范銷售人員的工作行為,提升效率,助力銷售,會編制一套營銷規(guī)范管理制度出來,內容厚達上百頁,所包括的內容也是方方面面。諸如廠家發(fā)展歷史,行業(yè)狀況,相關法規(guī),廠家文化,品牌故事,產

  作者:潘文富詳情


為什么很多人創(chuàng)業(yè)不成功,原因很多。但很多時候是對風險的估計不足和面對風險的對策沒有預設有關。做銷售培訓3年,從最早接觸來培訓,無論是老師講的還是書上學習的,往往都是告訴你培訓師做什么?怎么做好培訓?但

  作者:蔣觀慶詳情


這是一個言必稱心態(tài)的時代,就像10年前,一些大師在國內培訓界言必稱執(zhí)行力,還有言必稱細節(jié)決定成敗一樣。視乎心態(tài),NLP很火。但作為講師,作為學員都需要冷靜下來思考:我們到底怎么啦?我們到底需要什么?當

  作者:蔣觀慶詳情


一、唐代科舉制度與當今中國公務員考錄制度的內在聯系  科舉考試所體現公平競爭、廣泛參與、惟才是舉的思想不但在封建社會是進步的,同時在現今社會發(fā)展階段,有著其積極的意義。當今中國公務員考錄制度在對傳統(tǒng)

  作者:王志強詳情


系列專題:向韓非學管理原文:《韓非子、二柄》第三段人主有二患:任賢,則臣將乘于賢以劫其君;妄舉,則事沮不勝。故人主好賢,則群臣飾行以要群欲,則是群臣之情不效;群臣之情不效,則人主無以異其臣矣。故越王好

  作者:王山詳情


到2009年12月,深圳的機動車的保有量已經突破160萬輛。作為上班一族,開車上班已經是個讓人頭痛的事情,為了避開高峰期,我基本上是每天早上送完小孩上學,然后在交通狀況復雜之前,開車上班。到公司時間是

  作者:王山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kunyu-store.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