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jīng)-第四卷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nèi)容
老子道德經(jīng)-第四卷
執(zhí)著的道中之人
愿意為真理而舍棄利益的人
奧修講老子道德經(jīng)共分四卷,本書是第四卷。其實奧修的演講是可以分別單獨閱讀的。
本書所講的內(nèi)容有很多是非常寶貴,而且是其他書上所沒有講到的,使我不禁覺得,“道”雖然只有一個,但是它的呈現(xiàn)卻是可以非常多樣化的。奧修不厭其煩地從各個角度來闡述真理,真是用心良苦,雖然他的“道”本來就是要這樣走的,但是他何嘗不是為了愛眾生而承受一些對他來講并不需要的肉體之苦。在深深的感謝之余,只有默默地融入“道”之中去跟奧修以及所有宇宙的神性會合。
就我的了解,奧修的“道”橫跨世俗面和修道面。“除了生活以外沒有其他的神”。我看到有一些奧修的門徒在觀念上躲入奧修那多樣化,有時候甚至讓人搞不大清楚的說法里,專門挑一些適合自己個性的部份來執(zhí)著,以奧修的話語作為擋箭牌,以靜心作為借口,結(jié)果弄得連一般的生活都照顧不好,讓外界的人誤以為奧修在教人頹廢,筆者深不以為然。
奧修雖然崇尚老子的“無為”,那是針對修行面而言的真理。人生還有另外一面——工作。在工作上要有計劃、有安排,才能成功。如果在工作上加進靜心的品質(zhì),那是很好的;如果在工作上摻入求道者的精神和品質(zhì),那是很好的,那是工作的助力,不要因為了解奧修在修行面“無為”的真理,就變得沒有工作能力,這不是正確的人生。如果說你已經(jīng)真正徹底放棄物質(zhì)面的欲求,你已經(jīng)達到無欲,所以你想將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求道面,那當(dāng)然沒話說,但我所看到的是:他們沒有勇氣去接受社會的考驗,不肯吃苦,所以不愿意好好工作,因此潛意識里帶著不滿足的物質(zhì)欲望在做靜心。
奧修也曾經(jīng)提過,在“有用”和“無用”之間要取得平衡。
我在一家小廟的墻上看到一則標(biāo)語:“要修天道,先修人道。”我覺得頗有道理。虔誠地希望,所有鉆研奧修之道的人能夠在人生的各個方面都有妥善的安排。笑要笑得很全然,哭要哭得很全然,享受時要很全然,靜心時要很全然,工作時也要很全然。
在寧靜和祈禱之中,
謙達那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于臺北
目錄
引言…………………………………………………………………………………………………1
第一章 三寶………………………………………………………………………………………..3
第二章 將另外兩個佛也拿來……………………………………………………………………15
第三章 他們不了解我……………………………………………………………………………28
第四章 這算是哪一種天堂………………………………………………………………………38
第五章 病態(tài)的頭腦………………………………………………………………………………50
第六章 這就是我所擁有的整個世界……………………………………………………………60
第七章 硬的和軟的………………………………………………………………………………71
第八章 它只是一個笑話…………………………………………………………………………80
第九章 沒有比水更柔弱的………………………………………………………………………91
引 言
朋友們,歡迎你們來到一個非常獨特的經(jīng)驗......奧修。在我這個試圖將奧修介紹給你們的當(dāng)中,請你們稍微忍耐一點。
奧修是一股蛻變生命的能量,透過它,有千千萬萬人都可以感覺到,他們可以感覺到奧修的“在”所散發(fā)出來的微妙輕風(fēng),以及強而有力的暴風(fēng)。對我而言,讀他的書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而去聽他的晨間演講那種感覺更是無法形容。
奧修說:我并不是一個哲學(xué)家或神學(xué)家,而是一個詩人,或是一個說故事的人。我認為他是一個非常有詩意的說故事專家。奧修同時又說:這些話語只是我要去接近你們的一個借口。我真正要告訴你們的,或是給你們的,無法透過語言來傳達,但是它卻存在于話語與話語之間的空隙。穿透進入那個空隙,那是真相之所在。
我也要暗示你們……叫你們?nèi)ビ^照話語與話語之間的空隙——雖然那些話語本身是真知的寶石。
我第一次接觸到奧修是透過他的書——一本由他的書信所集合起來的書。我讀了那本書之后,我就相信說這個人真的知道。在讀過很多很深奧、很厚的,并且常常令人陷入混亂的有關(guān)心靈和宗教方面的書,再來讀奧修的書,覺得有一種清新的感覺,因為他的說理非常清晰,很容易就可以洞見到我們的困難處境。奧修的話語來自他對生命的體驗,他是在跟我們分享這個覺知。這整個經(jīng)驗是一種越來越好的成長,我有幸成為它的一部份,心中覺得很感激。奧修是一個很慷慨地去分享、很有愛心的人,他的存在真的是一個稀有的現(xiàn)象。容我再重述一次:它真的是一個稀有的現(xiàn)象。
當(dāng)他在說下列的話時:前天晚上,我讀到了一則蘇菲的故事,我覺得很喜歡它。我在它里面覺得很享受,它的確非常地美,我想將它跟你們分享。是的,即使只是在閱讀他的話語,那個愛和分享也可以被感覺到。
好好地享受這位活的老子反應(yīng)于古代老子的經(jīng)典所自然流露出來的話語。那些話語似乎是發(fā)生了,它們是超乎形容的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的經(jīng)驗。我相信閱讀這些話語將會使你更加醒悟,然而如果能夠親自到印度普那來經(jīng)驗這個第一手的,那又會更好。
奧修說:
老子沒有途徑,沒有途徑就是他的途徑。沒有什么地方要去,你已經(jīng)在那里了,所以“途徑”這個字變得沒有意義。如果你要去到某一個地方,那么途徑是需要的,而如果你已經(jīng)在那里了,那么就根本不需要途徑。事實上,有一個途徑將會是危險的,因為你或許會走入歧途。老子說:那些遵循途徑的人將會走入歧途,漸漸、漸漸地,他們將會越走越遠離他們自己。其正的求道者無需遵循途徑,因為所有的途徑都會引導(dǎo)到其他的地方,而真理就在此地。
老子是最終的靈性,超出他之外就沒有什么了。就老子而言,第一步就是最后一步,事實上,并沒有哪一步是最后一步.沒有開始,也沒有結(jié)束。臣服的途徑和意志的途徑兩者都會把你帶到老子開始的點,他們的終點就是老子的起點,他的路是無路之路。
他是最終的話語,超出那個之外就沒有什么東西存在了。佛陀可以被改善,耶穌可以被改善,蜜拉、馬哈維亞、克里虛納、和柴坦亞,他們都可以被改善,但是老子則不然,你無法改善他,沒有什么可以改善的,他不玩那個游戲。打從最開始,他就不是一個參與者。老子不屬于型式或范疇的世界,他超越那些玩意兒。
他是單純的,非常單純,而且可以了解,非常實際——尤其在奧修對這些經(jīng)典一一加以解讀之后。他常常被忽視,因為就規(guī)范或規(guī)則來講,他的東西是缺乏結(jié)構(gòu)的 不需要去反對或贊成什么,只要存在就好了。
不論奧修是在講哪一個主題,我都很喜歡去聽或閱讀。感謝你們給我這個機會將奧修介紹給你們,同時也歡迎你們?nèi)ハ硎芩脑捳Z和他的“在”。
享受、享受……享受。
男門徒:達摩替爾斯
第一章 三 寶
老子說:全世界的人都說:我所教導(dǎo)的道很象愚蠢。因為它很偉大,所以它很象愚蠢,如果它不象愚蠢,它一定很久以前就變渺小了!
我有三寶,要好好地將它們保存:
第一寶是愛。
第二寶是永遠不要太過火。
第三寶是永遠不要在世界上當(dāng)?shù)谝坏摹?
透過愛,一個人就沒有恐懼,透過不要做得太過火,一個人就可以保存很多力量;透過不要敢于在世界上成為第一的,一個人就可以發(fā)展他自己的才能而讓它成熟。
如果一個人拋棄愛而變得表現(xiàn)神勇,拋棄節(jié)制而一味地擴大,拋棄跟隨在后而硬要沖到前面去,那么他是死定了!
對照之老子道德經(jīng)古文:
天下皆謂: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細。
我有三寶,持而寶之:
一曰:慈。
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
生命中最偉大的奇跡就是愛,它同時也是最偉大的奧秘,比生命本身來得更偉大,因為愛就是生命賴以存在最重要的本質(zhì)。
愛是源頭,同時也是盡頭,所以如果一個人錯過愛,他就錯過了一切。
然而,不要誤以為愛是一種情緒,它不是。愛不是一種情緒,也不是一種感覺。愛是最微妙的能量,比電還更微妙。一切能量的最基層就是愛,它以很多方式展現(xiàn)出來。
首先試著去了解愛,那么其他的寶就很容易可以被了解。如果你問我說我的三寶是什么,我會說:第一寶是愛,第二寶是愛,第三寶也是愛。事實上,那就是老子所說的,但是我們必須加以了解。
人是一個三位一體,就好象基督徒也稱神為三位一體。神或許是三位一體,也或許不是,但人的確是一個三位一體:身體、頭腦、和靈魂。事實上,由于耶穌基督對人有深入的了解,所以他才說神是一個三位一體。
如果有任何神的話,他必須是一個三位一體,因為每一樣存在的東西都有三層,印度人稱之為三種品質(zhì),而基督徒稱之為三位一體。
當(dāng)愛透過你來表達,它首先以身體來表達,它變成了性。如果它透過頭腦來表達,那是比較高的、比較深的、比較精微的,那么它就被稱為愛。如果它透過心靈來表達,它就變成祈禱。
在你里面也有某種東西是超出這個三位一體的,印度人稱之為“那第四的”。他們并沒有給它命名,因為它無法被命名。
前面三者都可以命名,因為它們屬于顯象的世界,“那第四的”無法被命名,因為它是不顯象的,但它卻是一切的最基層,他們只是稱之為“那第四的”。在“那第四的”,愛變成了三摩地、涅盤、或成道。
首先,當(dāng)愛透過身體來表達,它就變成了性,它是同一個能量。如果每一件事都進行得很好,性是自然的,而且流動的,那么它是一種很美的經(jīng)驗,因為透過它,你就可以瞥見到那個第二的。如果性進入到真的非常深,以致于你在它里面完全忘掉你自己,透過它,你甚至可以瞥見到那第三的。如果性變成一個全然的性高潮經(jīng)驗,那么在很少的情況下,你甚至可以透過它而瞥見到那第四的,或是那超越的。
但是如果性失敗了,那么就有很多異?,F(xiàn)象會發(fā)生在頭腦,這些異?,F(xiàn)象被表達成恨。恨是一種性的失敗,是一種愛的能量的失敗。暴力、對金錢的貪婪、自我的持續(xù)沖突、戰(zhàn)爭、和政治手段等,這些都是性的異常。
一個在性方面沒有異常的人不會成為政客,那是不可能的。所有的政客都需要很深的性治療,否則他們的整個能量都會走向越來越多的權(quán)力爭奪。當(dāng)性是自然的,你就會覺得很有力量,而不必再去追求它。性就是潛能,就是力量。你會感覺到它如陣雨般地灑落在你身上,你不會去找尋或追尋它。也是當(dāng)你在那方面錯過,那么就會有一股很強的內(nèi)趨力產(chǎn)生,想要去追求權(quán)力,政治就是這樣誕生的。那么戰(zhàn)爭和持續(xù)的暴力就會產(chǎn)生出來,恨、憤怒、和一千零一種異?,F(xiàn)象都會產(chǎn)生出來。
當(dāng)性失敗,人們就變得過份執(zhí)著于這些東西,因為他們無法執(zhí)著于人。要跟一個人關(guān)連,你必須流動,必須敞開,但是對于東西,你可以不需要流動,也不需要敞開。東西可以被占有,但是人無法被占有。東西是死的,但人不是死的。人的本質(zhì)是自由,你可以愛他們,你可以高高興興地跟他們在一起,但是你無法占有他們。那些性的自然功能失敗的人會變得過份執(zhí)著于金錢,或是執(zhí)著于世界上的物質(zhì)。
科學(xué)也是性的一部份,是身體的現(xiàn)象,因此科學(xué)一直堅持說只有身體存在,因為性除了身體之外一無所知??茖W(xué)甚至無法相信頭腦的存在,心靈的部份就更不必說了,當(dāng)然,“那超越的”更是遠遠地超出了它的范疇??茖W(xué)堅持說人只是身體,那顯示出它的傾向??茖W(xué)的整個探詢都基于性的好奇,那也是一種異常。
如果科學(xué)是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那么它就不是一種異常,那么性就可以運作得很好,那么能量就會流動,而不會停滯或腐爛,然而今日的科學(xué)卻是具有破壞性的,就好象過去也一直都是這樣。
人類居然能夠登陸月球,那真的是令人難以置信,不久他們將能夠達到其他的星球,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卻有一半的人類在挨餓。這真的是一件令人難以相信的事,人類可以發(fā)展出非常復(fù)雜的科技,原子彈和氫彈的制造都已經(jīng)變得可能,但是他們卻連簡單的感冒都治不好,害我受了兩天的苦!
每一件事看起來簡直都很愚蠢,整個科學(xué)都是戰(zhàn)爭導(dǎo)向的,都是暴力導(dǎo)向的,都是具有破壞性的。如果有關(guān)性的每一件事都進行得很好——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所有的宗教都反對它,他們毒化了你的頭腦。它很困難,因為整個文明和所有的文化都反對它,因為他們知道一項詭計:如果你想要剝削一個人,那么就使他的性變得異常,如此一來,他就永遠無法變成一個他自己存在的主人。只要使他的性變異常,他就會成為一部機器,那么你就可以將他送往戰(zhàn)爭,你就可以為了一些愚蠢的目的而將他犧牲掉。
一個知道愛的人不可能被強迫去恨。一個即使只是瞥見愛的人將會很有愛心,對他來講,很難成為具有破壞性的。但是所有的國家都需要具有破壞性的人,他們那個具有破壞性的內(nèi)在在沸騰。就某方面而言,他們是瘋狂的,否則世界上的軍隊要怎么辦?一個人如果要變成一個軍人,某種程度的瘋狂是需要的。
如果生命很美,愛如陣雨般地灑落,誰會想要去打仗?誰會想要去變成一個軍人?你在此并不是要去摧毀的,而是要去滿足的,因此每一個文化、每一個宗教、和每一個國家,毫無例外地,都試圖要使你的性變得異常,他們不允許你去享受你自己,他們不允許你成為自然的,一旦你成為自然的,你就超越了他們的控制。唯有當(dāng)你是生病的,你才能夠被控制。
那就是為什么我說:如果每一件事都進行得很好,如果性保持很自然,那么透過較深入的性,愛就會產(chǎn)生。
愛不具性欲,但它是由性產(chǎn)生出來的,這一點必須被加以了解。它就好象一朵蓮花從污泥長出來一樣,蓮花并不是污泥,它是污泥經(jīng)過了一個全然的蛻變。性與愛之間的距離就好象污泥與蓮花之間的距離一樣。如果你不是已經(jīng)知道它,你一定無法想象說這朵蓮花是出自污泥,那是無法想象,也無法理解的,因為蓮花是一個如此地經(jīng)過蛻變的現(xiàn)象,它是那么地不同,它屬于另外某一個世界,它似乎不是這塊土地的一部份,但它的確是來自這塊土地。愛的產(chǎn)生就象蓮花的產(chǎn)生一樣。
就象科學(xué)——尤其是具有破壞性的科學(xué)——政治、金錢和金錢導(dǎo)向的追求、以及占有等,它們都屬于身體,也屬于性,所以,藝術(shù)、詩、音樂、繪畫、和雕塑等都屬于第二層——愛。
當(dāng)你的愛在流動,當(dāng)你知道了某種跟一個人的和諧關(guān)系,跟一個人的某種合一!即使只有幾個片刻,也就足以改變你的整個生命。即使只有一個片刻,你能夠感覺到兩個人融合為一——在性當(dāng)中,兩個身體融解而變成一個,在愛當(dāng)中,兩個頭腦融解而變成一個——即使只有一個片刻,你能夠知道那個合一,你的生命將會變成一首詩,你的生命將會有一種歡舞,你的生命將會有一種很深的和諧和音樂在里面。
第三個是祈禱。當(dāng)你透過一個人而洞察了存在,透過你的愛人、你的先生、你的太太、你的朋友、你的小孩、或是你的師父而洞察了存在,如果你洞察了一個人,而你看到了無限,如果你洞察了一個人的窗戶,然后整個無限的天空都敞開了,那么你就知道,那個愛可以走向更高,它可以變成祈禱。
祈禱是心靈與心靈的會合。性非常局限于物質(zhì)的身體,它非常有限。愛則更寬廣一些,但是仍然局限于一個人。祈禱是不受限制的,那么你就知道說,你可以從每一個人移向那無限的,那么每一個人都可以變成一個跳板。你洞察你小孩的眼睛,神就在那里,你洞察你愛人的眼睛,突然間你的愛人消失了,她或他已經(jīng)不復(fù)在那里,只有神在微笑,你洞察一朵花,整體已經(jīng)進入到那里,這就是祈禱。這些就是人的三個層面。
基督教或猶太教,他們只能夠達到第三個層面,他們對于“那第四的”沒有概念,但是在東方,佛陀、克里虛納、馬哈維亞、和老子,他們都進入到了“那第四的”,進入到了那超越一切的彼岸,那個“第四的”是狂喜、歡躍、三摩地、涅盤、或道。在那個“第四的”里面,甚至連別人都消失。首先在性里面,身體消失,但是頭腦存在,在愛里面,頭腦消失,但是心靈存在,在祈禱里面,心靈也消失,但是其他的——道、或神,都存在,到了那個“第四的”,甚至連神也消失,沒有什么東西被留下來,或者只有空無被留下來。
在那種全然的空里面,在那個所有的二分性都消失的空里面,愛完全被滿足了。愛是到達所有寶物的鑰匙,愛不是一種情緒,愛不是一種感覺,愛是能量,那個能量可以表達在四個層面上。永遠都要記?。耗芰勘仨毐怀?、被蛻變,被引導(dǎo)到一個更高的韻律或更高的狀態(tài),但沒有什么事是不對的,唯有當(dāng)你陷住在某一個地方,那才是不對的。
性是很美的,在它里面并沒有什么不對,但是如果你陷住在那里,那就不對勁了,它就好象你陷住在門那里,而無法進入宮殿里。門本身并沒有什么不對,它是一扇門,你必須感謝它,它不是一道墻,但是如果你陷住在門那里,它就變成了一道墻。是因為你的緣故,一扇門才變成一道墻,這樣的話,你就無法進入。
性是很美的,使用那個能量去流進內(nèi)在,向前走,允許它改變成愛,也是也不要陷住在愛當(dāng)中,允許它變成祈禱,但是也不要陷住在祈禱當(dāng)中,除非空無被達成,否則一個人應(yīng)該繼續(xù)向前走。當(dāng)每一樣?xùn)|西都融解掉,你就達到了蓮花最終的開花。那就是為什么追求內(nèi)在世界最深的印度人說:當(dāng)能量達到了最高的頂峰,它就是蓮花的開花,頭頂最上方的薩哈斯拉是千瓣蓮花,它是你身體的最后一個能量中心。第一個能量中心是性,最后一個是蓮花——薩哈斯拉。
不要陷住在任何地方!這一點必須永遠被記住,如果你能夠記住這一點,那么對你而言就沒有什么事可以變成一個阻礙。
要將它使用成一個障礙或一個梯子,那要依你而定。有一塊石頭在那里,擋在路中間,你可以把它當(dāng)成一個障礙,但是你也可以把它當(dāng)成一個墊腳石,然后它就變成你可以走向更高的一步,那就是為什么我接受每一樣?xùn)|酉,我不譴責(zé)任何東西。
不論你是什么,不論你在做什么,不要陷住在那里,繼續(xù)走,除非你達到了全然而且絕對的寧靜,在那里,你消失了,別人也消失了,只有愛在流動,沒有一個愛人,也沒有一個被愛的,唯有到了那個時候,它才達到蓮花最終的開花——愛開花了,沒有愛人,也沒有被愛的,兩個岸都消失了,只有河流被留下來,當(dāng)兩個岸都消失,河流就變成了海洋。
現(xiàn)在試著來了解那非常強而有力的、非常有蘊涵的老子的經(jīng)文。
全世界的人都說:我所教導(dǎo)的道很象愚蠢。
愛總是看起來很愚蠢——對那些被陷住在某一個地方的人來講很愚蠢,對那些不知道任何比身體更高的東西的人來講很愚蠢,對那些不知道任何似非而是的東西的人來講很愚蠢,事實上,那些人并不知道任何奧秘的東西,他們以邏輯來生活,他們是亞里斯多德派的。
據(jù)說亞里斯多德的師父柏拉圖慣常稱呼亞里斯多德為“頭腦”(The Mind),那就是亞里斯多德在他心目中的名字“頭腦”。每當(dāng)他想要問說:“亞里斯多德在哪里?”他就會說:“‘頭腦’在哪里?”
對于那些只有頭腦的人而言,心對他們來講是愚蠢的,因為心有它本身的理智,那是頭腦所無法了解的。心有它本身存在的層面,那個層面是頭腦所完全不知道的。心比頭腦來得更高、更深,那是頭腦所達不到的。它看起來很愚蠢,愛總是看起來很愚蠢,因為愛不具實用價值。
頭腦是具有實用價值的,它很會利用各種東西,那就是所謂實用的意義。頭腦是有目的的,是結(jié)果導(dǎo)向的,它將每一樣?xùn)|西轉(zhuǎn)變成手段,但是愛無法被轉(zhuǎn)變成手段,那就是困難之所在,愛本身就是目的。
如果你愛一個人,你不會說為什么你愛他,你無法回答這樣的問題:為什么你愛?你只會聳聳肩而已。如果你真的很聰明,你會說:我不知道。如果你不聰明,你可能就會去找出一千零一個原因。然而真正有名的愛人從來無法說出任何原因,他只會說:它發(fā)生了,我就這樣墜入了愛河,我不知道為什么!那就是為什么頭腦會說它是愚蠢的。如果你無法回答為什么,你一定是走在一個愚蠢的道路上,趕快停止!回來!要理性一點!
但是我必須告訴你一件事:如果你一直都試著要理性一點,你可能永遠無法快樂,因為快樂具有某種無理性在里面,快樂的一個重要的成份就是要成為無理性的。唯有當(dāng)你能夠無理性地快樂,你才能夠快樂,否則是沒有辦法的。如果你試圖要去找出那個原因,你就會變得很痛苦。
痛苦有原因,但快樂是沒有原因的。你可以回答:你為什么痛苦?但是你無法回答:你為什么快樂?你的痛苦總是因為你,但是你的快樂一直都與你無關(guān),它是沒有原因的。那個“為什么”無法被回答。心并不是算術(shù)的,它是詩,它是似非而是的!它從一極走到另一極,它包含了所有的各個極,它非常廣大,它包含了所有的矛盾。
老子說:
全世界的人都說:我所教導(dǎo)的道很象愚蠢。
因為不論老子在說什么,他是在說:要生活在此時此地!這是愚蠢的!因為一個理性的人總是為了明天而犧牲今天。他說:明天我將會好好地生活。當(dāng)各種事情都被弄好,當(dāng)時機對了,當(dāng)我有空間,又有足夠的錢,還有一座大的皇宮可以住,我就會好好地生活,現(xiàn)在我怎么能夠好好地生活?
每一位父母都教導(dǎo)他們的小孩說:要為未來而犧牲現(xiàn)在,要為下一個片刻而犧牲這個片刻,要為其他的事情而犧牲你自己。
這就是他們所謂的理性 延緩真正的生活。但是心說:現(xiàn)在就好好地生活。那
老子道德經(jīng)-第四卷
執(zhí)著的道中之人
愿意為真理而舍棄利益的人
奧修講老子道德經(jīng)共分四卷,本書是第四卷。其實奧修的演講是可以分別單獨閱讀的。
本書所講的內(nèi)容有很多是非常寶貴,而且是其他書上所沒有講到的,使我不禁覺得,“道”雖然只有一個,但是它的呈現(xiàn)卻是可以非常多樣化的。奧修不厭其煩地從各個角度來闡述真理,真是用心良苦,雖然他的“道”本來就是要這樣走的,但是他何嘗不是為了愛眾生而承受一些對他來講并不需要的肉體之苦。在深深的感謝之余,只有默默地融入“道”之中去跟奧修以及所有宇宙的神性會合。
就我的了解,奧修的“道”橫跨世俗面和修道面。“除了生活以外沒有其他的神”。我看到有一些奧修的門徒在觀念上躲入奧修那多樣化,有時候甚至讓人搞不大清楚的說法里,專門挑一些適合自己個性的部份來執(zhí)著,以奧修的話語作為擋箭牌,以靜心作為借口,結(jié)果弄得連一般的生活都照顧不好,讓外界的人誤以為奧修在教人頹廢,筆者深不以為然。
奧修雖然崇尚老子的“無為”,那是針對修行面而言的真理。人生還有另外一面——工作。在工作上要有計劃、有安排,才能成功。如果在工作上加進靜心的品質(zhì),那是很好的;如果在工作上摻入求道者的精神和品質(zhì),那是很好的,那是工作的助力,不要因為了解奧修在修行面“無為”的真理,就變得沒有工作能力,這不是正確的人生。如果說你已經(jīng)真正徹底放棄物質(zhì)面的欲求,你已經(jīng)達到無欲,所以你想將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求道面,那當(dāng)然沒話說,但我所看到的是:他們沒有勇氣去接受社會的考驗,不肯吃苦,所以不愿意好好工作,因此潛意識里帶著不滿足的物質(zhì)欲望在做靜心。
奧修也曾經(jīng)提過,在“有用”和“無用”之間要取得平衡。
我在一家小廟的墻上看到一則標(biāo)語:“要修天道,先修人道。”我覺得頗有道理。虔誠地希望,所有鉆研奧修之道的人能夠在人生的各個方面都有妥善的安排。笑要笑得很全然,哭要哭得很全然,享受時要很全然,靜心時要很全然,工作時也要很全然。
在寧靜和祈禱之中,
謙達那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于臺北
目錄
引言…………………………………………………………………………………………………1
第一章 三寶………………………………………………………………………………………..3
第二章 將另外兩個佛也拿來……………………………………………………………………15
第三章 他們不了解我……………………………………………………………………………28
第四章 這算是哪一種天堂………………………………………………………………………38
第五章 病態(tài)的頭腦………………………………………………………………………………50
第六章 這就是我所擁有的整個世界……………………………………………………………60
第七章 硬的和軟的………………………………………………………………………………71
第八章 它只是一個笑話…………………………………………………………………………80
第九章 沒有比水更柔弱的………………………………………………………………………91
引 言
朋友們,歡迎你們來到一個非常獨特的經(jīng)驗......奧修。在我這個試圖將奧修介紹給你們的當(dāng)中,請你們稍微忍耐一點。
奧修是一股蛻變生命的能量,透過它,有千千萬萬人都可以感覺到,他們可以感覺到奧修的“在”所散發(fā)出來的微妙輕風(fēng),以及強而有力的暴風(fēng)。對我而言,讀他的書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而去聽他的晨間演講那種感覺更是無法形容。
奧修說:我并不是一個哲學(xué)家或神學(xué)家,而是一個詩人,或是一個說故事的人。我認為他是一個非常有詩意的說故事專家。奧修同時又說:這些話語只是我要去接近你們的一個借口。我真正要告訴你們的,或是給你們的,無法透過語言來傳達,但是它卻存在于話語與話語之間的空隙。穿透進入那個空隙,那是真相之所在。
我也要暗示你們……叫你們?nèi)ビ^照話語與話語之間的空隙——雖然那些話語本身是真知的寶石。
我第一次接觸到奧修是透過他的書——一本由他的書信所集合起來的書。我讀了那本書之后,我就相信說這個人真的知道。在讀過很多很深奧、很厚的,并且常常令人陷入混亂的有關(guān)心靈和宗教方面的書,再來讀奧修的書,覺得有一種清新的感覺,因為他的說理非常清晰,很容易就可以洞見到我們的困難處境。奧修的話語來自他對生命的體驗,他是在跟我們分享這個覺知。這整個經(jīng)驗是一種越來越好的成長,我有幸成為它的一部份,心中覺得很感激。奧修是一個很慷慨地去分享、很有愛心的人,他的存在真的是一個稀有的現(xiàn)象。容我再重述一次:它真的是一個稀有的現(xiàn)象。
當(dāng)他在說下列的話時:前天晚上,我讀到了一則蘇菲的故事,我覺得很喜歡它。我在它里面覺得很享受,它的確非常地美,我想將它跟你們分享。是的,即使只是在閱讀他的話語,那個愛和分享也可以被感覺到。
好好地享受這位活的老子反應(yīng)于古代老子的經(jīng)典所自然流露出來的話語。那些話語似乎是發(fā)生了,它們是超乎形容的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的經(jīng)驗。我相信閱讀這些話語將會使你更加醒悟,然而如果能夠親自到印度普那來經(jīng)驗這個第一手的,那又會更好。
奧修說:
老子沒有途徑,沒有途徑就是他的途徑。沒有什么地方要去,你已經(jīng)在那里了,所以“途徑”這個字變得沒有意義。如果你要去到某一個地方,那么途徑是需要的,而如果你已經(jīng)在那里了,那么就根本不需要途徑。事實上,有一個途徑將會是危險的,因為你或許會走入歧途。老子說:那些遵循途徑的人將會走入歧途,漸漸、漸漸地,他們將會越走越遠離他們自己。其正的求道者無需遵循途徑,因為所有的途徑都會引導(dǎo)到其他的地方,而真理就在此地。
老子是最終的靈性,超出他之外就沒有什么了。就老子而言,第一步就是最后一步,事實上,并沒有哪一步是最后一步.沒有開始,也沒有結(jié)束。臣服的途徑和意志的途徑兩者都會把你帶到老子開始的點,他們的終點就是老子的起點,他的路是無路之路。
他是最終的話語,超出那個之外就沒有什么東西存在了。佛陀可以被改善,耶穌可以被改善,蜜拉、馬哈維亞、克里虛納、和柴坦亞,他們都可以被改善,但是老子則不然,你無法改善他,沒有什么可以改善的,他不玩那個游戲。打從最開始,他就不是一個參與者。老子不屬于型式或范疇的世界,他超越那些玩意兒。
他是單純的,非常單純,而且可以了解,非常實際——尤其在奧修對這些經(jīng)典一一加以解讀之后。他常常被忽視,因為就規(guī)范或規(guī)則來講,他的東西是缺乏結(jié)構(gòu)的 不需要去反對或贊成什么,只要存在就好了。
不論奧修是在講哪一個主題,我都很喜歡去聽或閱讀。感謝你們給我這個機會將奧修介紹給你們,同時也歡迎你們?nèi)ハ硎芩脑捳Z和他的“在”。
享受、享受……享受。
男門徒:達摩替爾斯
第一章 三 寶
老子說:全世界的人都說:我所教導(dǎo)的道很象愚蠢。因為它很偉大,所以它很象愚蠢,如果它不象愚蠢,它一定很久以前就變渺小了!
我有三寶,要好好地將它們保存:
第一寶是愛。
第二寶是永遠不要太過火。
第三寶是永遠不要在世界上當(dāng)?shù)谝坏摹?
透過愛,一個人就沒有恐懼,透過不要做得太過火,一個人就可以保存很多力量;透過不要敢于在世界上成為第一的,一個人就可以發(fā)展他自己的才能而讓它成熟。
如果一個人拋棄愛而變得表現(xiàn)神勇,拋棄節(jié)制而一味地擴大,拋棄跟隨在后而硬要沖到前面去,那么他是死定了!
對照之老子道德經(jīng)古文:
天下皆謂: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細。
我有三寶,持而寶之:
一曰:慈。
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
生命中最偉大的奇跡就是愛,它同時也是最偉大的奧秘,比生命本身來得更偉大,因為愛就是生命賴以存在最重要的本質(zhì)。
愛是源頭,同時也是盡頭,所以如果一個人錯過愛,他就錯過了一切。
然而,不要誤以為愛是一種情緒,它不是。愛不是一種情緒,也不是一種感覺。愛是最微妙的能量,比電還更微妙。一切能量的最基層就是愛,它以很多方式展現(xiàn)出來。
首先試著去了解愛,那么其他的寶就很容易可以被了解。如果你問我說我的三寶是什么,我會說:第一寶是愛,第二寶是愛,第三寶也是愛。事實上,那就是老子所說的,但是我們必須加以了解。
人是一個三位一體,就好象基督徒也稱神為三位一體。神或許是三位一體,也或許不是,但人的確是一個三位一體:身體、頭腦、和靈魂。事實上,由于耶穌基督對人有深入的了解,所以他才說神是一個三位一體。
如果有任何神的話,他必須是一個三位一體,因為每一樣存在的東西都有三層,印度人稱之為三種品質(zhì),而基督徒稱之為三位一體。
當(dāng)愛透過你來表達,它首先以身體來表達,它變成了性。如果它透過頭腦來表達,那是比較高的、比較深的、比較精微的,那么它就被稱為愛。如果它透過心靈來表達,它就變成祈禱。
在你里面也有某種東西是超出這個三位一體的,印度人稱之為“那第四的”。他們并沒有給它命名,因為它無法被命名。
前面三者都可以命名,因為它們屬于顯象的世界,“那第四的”無法被命名,因為它是不顯象的,但它卻是一切的最基層,他們只是稱之為“那第四的”。在“那第四的”,愛變成了三摩地、涅盤、或成道。
首先,當(dāng)愛透過身體來表達,它就變成了性,它是同一個能量。如果每一件事都進行得很好,性是自然的,而且流動的,那么它是一種很美的經(jīng)驗,因為透過它,你就可以瞥見到那個第二的。如果性進入到真的非常深,以致于你在它里面完全忘掉你自己,透過它,你甚至可以瞥見到那第三的。如果性變成一個全然的性高潮經(jīng)驗,那么在很少的情況下,你甚至可以透過它而瞥見到那第四的,或是那超越的。
但是如果性失敗了,那么就有很多異?,F(xiàn)象會發(fā)生在頭腦,這些異?,F(xiàn)象被表達成恨。恨是一種性的失敗,是一種愛的能量的失敗。暴力、對金錢的貪婪、自我的持續(xù)沖突、戰(zhàn)爭、和政治手段等,這些都是性的異常。
一個在性方面沒有異常的人不會成為政客,那是不可能的。所有的政客都需要很深的性治療,否則他們的整個能量都會走向越來越多的權(quán)力爭奪。當(dāng)性是自然的,你就會覺得很有力量,而不必再去追求它。性就是潛能,就是力量。你會感覺到它如陣雨般地灑落在你身上,你不會去找尋或追尋它。也是當(dāng)你在那方面錯過,那么就會有一股很強的內(nèi)趨力產(chǎn)生,想要去追求權(quán)力,政治就是這樣誕生的。那么戰(zhàn)爭和持續(xù)的暴力就會產(chǎn)生出來,恨、憤怒、和一千零一種異?,F(xiàn)象都會產(chǎn)生出來。
當(dāng)性失敗,人們就變得過份執(zhí)著于這些東西,因為他們無法執(zhí)著于人。要跟一個人關(guān)連,你必須流動,必須敞開,但是對于東西,你可以不需要流動,也不需要敞開。東西可以被占有,但是人無法被占有。東西是死的,但人不是死的。人的本質(zhì)是自由,你可以愛他們,你可以高高興興地跟他們在一起,但是你無法占有他們。那些性的自然功能失敗的人會變得過份執(zhí)著于金錢,或是執(zhí)著于世界上的物質(zhì)。
科學(xué)也是性的一部份,是身體的現(xiàn)象,因此科學(xué)一直堅持說只有身體存在,因為性除了身體之外一無所知??茖W(xué)甚至無法相信頭腦的存在,心靈的部份就更不必說了,當(dāng)然,“那超越的”更是遠遠地超出了它的范疇??茖W(xué)堅持說人只是身體,那顯示出它的傾向??茖W(xué)的整個探詢都基于性的好奇,那也是一種異常。
如果科學(xué)是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那么它就不是一種異常,那么性就可以運作得很好,那么能量就會流動,而不會停滯或腐爛,然而今日的科學(xué)卻是具有破壞性的,就好象過去也一直都是這樣。
人類居然能夠登陸月球,那真的是令人難以置信,不久他們將能夠達到其他的星球,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卻有一半的人類在挨餓。這真的是一件令人難以相信的事,人類可以發(fā)展出非常復(fù)雜的科技,原子彈和氫彈的制造都已經(jīng)變得可能,但是他們卻連簡單的感冒都治不好,害我受了兩天的苦!
每一件事看起來簡直都很愚蠢,整個科學(xué)都是戰(zhàn)爭導(dǎo)向的,都是暴力導(dǎo)向的,都是具有破壞性的。如果有關(guān)性的每一件事都進行得很好——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所有的宗教都反對它,他們毒化了你的頭腦。它很困難,因為整個文明和所有的文化都反對它,因為他們知道一項詭計:如果你想要剝削一個人,那么就使他的性變得異常,如此一來,他就永遠無法變成一個他自己存在的主人。只要使他的性變異常,他就會成為一部機器,那么你就可以將他送往戰(zhàn)爭,你就可以為了一些愚蠢的目的而將他犧牲掉。
一個知道愛的人不可能被強迫去恨。一個即使只是瞥見愛的人將會很有愛心,對他來講,很難成為具有破壞性的。但是所有的國家都需要具有破壞性的人,他們那個具有破壞性的內(nèi)在在沸騰。就某方面而言,他們是瘋狂的,否則世界上的軍隊要怎么辦?一個人如果要變成一個軍人,某種程度的瘋狂是需要的。
如果生命很美,愛如陣雨般地灑落,誰會想要去打仗?誰會想要去變成一個軍人?你在此并不是要去摧毀的,而是要去滿足的,因此每一個文化、每一個宗教、和每一個國家,毫無例外地,都試圖要使你的性變得異常,他們不允許你去享受你自己,他們不允許你成為自然的,一旦你成為自然的,你就超越了他們的控制。唯有當(dāng)你是生病的,你才能夠被控制。
那就是為什么我說:如果每一件事都進行得很好,如果性保持很自然,那么透過較深入的性,愛就會產(chǎn)生。
愛不具性欲,但它是由性產(chǎn)生出來的,這一點必須被加以了解。它就好象一朵蓮花從污泥長出來一樣,蓮花并不是污泥,它是污泥經(jīng)過了一個全然的蛻變。性與愛之間的距離就好象污泥與蓮花之間的距離一樣。如果你不是已經(jīng)知道它,你一定無法想象說這朵蓮花是出自污泥,那是無法想象,也無法理解的,因為蓮花是一個如此地經(jīng)過蛻變的現(xiàn)象,它是那么地不同,它屬于另外某一個世界,它似乎不是這塊土地的一部份,但它的確是來自這塊土地。愛的產(chǎn)生就象蓮花的產(chǎn)生一樣。
就象科學(xué)——尤其是具有破壞性的科學(xué)——政治、金錢和金錢導(dǎo)向的追求、以及占有等,它們都屬于身體,也屬于性,所以,藝術(shù)、詩、音樂、繪畫、和雕塑等都屬于第二層——愛。
當(dāng)你的愛在流動,當(dāng)你知道了某種跟一個人的和諧關(guān)系,跟一個人的某種合一!即使只有幾個片刻,也就足以改變你的整個生命。即使只有一個片刻,你能夠感覺到兩個人融合為一——在性當(dāng)中,兩個身體融解而變成一個,在愛當(dāng)中,兩個頭腦融解而變成一個——即使只有一個片刻,你能夠知道那個合一,你的生命將會變成一首詩,你的生命將會有一種歡舞,你的生命將會有一種很深的和諧和音樂在里面。
第三個是祈禱。當(dāng)你透過一個人而洞察了存在,透過你的愛人、你的先生、你的太太、你的朋友、你的小孩、或是你的師父而洞察了存在,如果你洞察了一個人,而你看到了無限,如果你洞察了一個人的窗戶,然后整個無限的天空都敞開了,那么你就知道,那個愛可以走向更高,它可以變成祈禱。
祈禱是心靈與心靈的會合。性非常局限于物質(zhì)的身體,它非常有限。愛則更寬廣一些,但是仍然局限于一個人。祈禱是不受限制的,那么你就知道說,你可以從每一個人移向那無限的,那么每一個人都可以變成一個跳板。你洞察你小孩的眼睛,神就在那里,你洞察你愛人的眼睛,突然間你的愛人消失了,她或他已經(jīng)不復(fù)在那里,只有神在微笑,你洞察一朵花,整體已經(jīng)進入到那里,這就是祈禱。這些就是人的三個層面。
基督教或猶太教,他們只能夠達到第三個層面,他們對于“那第四的”沒有概念,但是在東方,佛陀、克里虛納、馬哈維亞、和老子,他們都進入到了“那第四的”,進入到了那超越一切的彼岸,那個“第四的”是狂喜、歡躍、三摩地、涅盤、或道。在那個“第四的”里面,甚至連別人都消失。首先在性里面,身體消失,但是頭腦存在,在愛里面,頭腦消失,但是心靈存在,在祈禱里面,心靈也消失,但是其他的——道、或神,都存在,到了那個“第四的”,甚至連神也消失,沒有什么東西被留下來,或者只有空無被留下來。
在那種全然的空里面,在那個所有的二分性都消失的空里面,愛完全被滿足了。愛是到達所有寶物的鑰匙,愛不是一種情緒,愛不是一種感覺,愛是能量,那個能量可以表達在四個層面上。永遠都要記?。耗芰勘仨毐怀?、被蛻變,被引導(dǎo)到一個更高的韻律或更高的狀態(tài),但沒有什么事是不對的,唯有當(dāng)你陷住在某一個地方,那才是不對的。
性是很美的,在它里面并沒有什么不對,但是如果你陷住在那里,那就不對勁了,它就好象你陷住在門那里,而無法進入宮殿里。門本身并沒有什么不對,它是一扇門,你必須感謝它,它不是一道墻,但是如果你陷住在門那里,它就變成了一道墻。是因為你的緣故,一扇門才變成一道墻,這樣的話,你就無法進入。
性是很美的,使用那個能量去流進內(nèi)在,向前走,允許它改變成愛,也是也不要陷住在愛當(dāng)中,允許它變成祈禱,但是也不要陷住在祈禱當(dāng)中,除非空無被達成,否則一個人應(yīng)該繼續(xù)向前走。當(dāng)每一樣?xùn)|西都融解掉,你就達到了蓮花最終的開花。那就是為什么追求內(nèi)在世界最深的印度人說:當(dāng)能量達到了最高的頂峰,它就是蓮花的開花,頭頂最上方的薩哈斯拉是千瓣蓮花,它是你身體的最后一個能量中心。第一個能量中心是性,最后一個是蓮花——薩哈斯拉。
不要陷住在任何地方!這一點必須永遠被記住,如果你能夠記住這一點,那么對你而言就沒有什么事可以變成一個阻礙。
要將它使用成一個障礙或一個梯子,那要依你而定。有一塊石頭在那里,擋在路中間,你可以把它當(dāng)成一個障礙,但是你也可以把它當(dāng)成一個墊腳石,然后它就變成你可以走向更高的一步,那就是為什么我接受每一樣?xùn)|酉,我不譴責(zé)任何東西。
不論你是什么,不論你在做什么,不要陷住在那里,繼續(xù)走,除非你達到了全然而且絕對的寧靜,在那里,你消失了,別人也消失了,只有愛在流動,沒有一個愛人,也沒有一個被愛的,唯有到了那個時候,它才達到蓮花最終的開花——愛開花了,沒有愛人,也沒有被愛的,兩個岸都消失了,只有河流被留下來,當(dāng)兩個岸都消失,河流就變成了海洋。
現(xiàn)在試著來了解那非常強而有力的、非常有蘊涵的老子的經(jīng)文。
全世界的人都說:我所教導(dǎo)的道很象愚蠢。
愛總是看起來很愚蠢——對那些被陷住在某一個地方的人來講很愚蠢,對那些不知道任何比身體更高的東西的人來講很愚蠢,對那些不知道任何似非而是的東西的人來講很愚蠢,事實上,那些人并不知道任何奧秘的東西,他們以邏輯來生活,他們是亞里斯多德派的。
據(jù)說亞里斯多德的師父柏拉圖慣常稱呼亞里斯多德為“頭腦”(The Mind),那就是亞里斯多德在他心目中的名字“頭腦”。每當(dāng)他想要問說:“亞里斯多德在哪里?”他就會說:“‘頭腦’在哪里?”
對于那些只有頭腦的人而言,心對他們來講是愚蠢的,因為心有它本身的理智,那是頭腦所無法了解的。心有它本身存在的層面,那個層面是頭腦所完全不知道的。心比頭腦來得更高、更深,那是頭腦所達不到的。它看起來很愚蠢,愛總是看起來很愚蠢,因為愛不具實用價值。
頭腦是具有實用價值的,它很會利用各種東西,那就是所謂實用的意義。頭腦是有目的的,是結(jié)果導(dǎo)向的,它將每一樣?xùn)|西轉(zhuǎn)變成手段,但是愛無法被轉(zhuǎn)變成手段,那就是困難之所在,愛本身就是目的。
如果你愛一個人,你不會說為什么你愛他,你無法回答這樣的問題:為什么你愛?你只會聳聳肩而已。如果你真的很聰明,你會說:我不知道。如果你不聰明,你可能就會去找出一千零一個原因。然而真正有名的愛人從來無法說出任何原因,他只會說:它發(fā)生了,我就這樣墜入了愛河,我不知道為什么!那就是為什么頭腦會說它是愚蠢的。如果你無法回答為什么,你一定是走在一個愚蠢的道路上,趕快停止!回來!要理性一點!
但是我必須告訴你一件事:如果你一直都試著要理性一點,你可能永遠無法快樂,因為快樂具有某種無理性在里面,快樂的一個重要的成份就是要成為無理性的。唯有當(dāng)你能夠無理性地快樂,你才能夠快樂,否則是沒有辦法的。如果你試圖要去找出那個原因,你就會變得很痛苦。
痛苦有原因,但快樂是沒有原因的。你可以回答:你為什么痛苦?但是你無法回答:你為什么快樂?你的痛苦總是因為你,但是你的快樂一直都與你無關(guān),它是沒有原因的。那個“為什么”無法被回答。心并不是算術(shù)的,它是詩,它是似非而是的!它從一極走到另一極,它包含了所有的各個極,它非常廣大,它包含了所有的矛盾。
老子說:
全世界的人都說:我所教導(dǎo)的道很象愚蠢。
因為不論老子在說什么,他是在說:要生活在此時此地!這是愚蠢的!因為一個理性的人總是為了明天而犧牲今天。他說:明天我將會好好地生活。當(dāng)各種事情都被弄好,當(dāng)時機對了,當(dāng)我有空間,又有足夠的錢,還有一座大的皇宮可以住,我就會好好地生活,現(xiàn)在我怎么能夠好好地生活?
每一位父母都教導(dǎo)他們的小孩說:要為未來而犧牲現(xiàn)在,要為下一個片刻而犧牲這個片刻,要為其他的事情而犧牲你自己。
這就是他們所謂的理性 延緩真正的生活。但是心說:現(xiàn)在就好好地生活。那
老子道德經(jīng)-第四卷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wǎng)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xué)習(xí)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quán)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wǎng)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xué)習(xí)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quán)利,版權(quán)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nèi)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wǎng)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wǎng)站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jīng)本網(wǎng)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fù)制或仿造本網(wǎng)站。本網(wǎng)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nèi)容、技術(shù)手段和服務(wù)擁有全部知識產(chǎn)權(quán),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管理工具分類
ISO認證課程講義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規(guī)條例營銷資料方案報告說明標(biāo)準(zhǔn)管理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書市場分析戰(zhàn)略經(jīng)營策劃方案培訓(xùn)講義企業(yè)上市采購物流電子商務(wù)質(zhì)量管理企業(yè)名錄生產(chǎn)管理金融知識電子書客戶管理企業(yè)文化報告論文項目管理財務(wù)資料固定資產(chǎn)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資料面試招聘人才測評崗位管理職業(yè)規(guī)劃KPI績效指標(biāo)勞資關(guān)系薪酬激勵人力資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資表格薪資制度招聘面試表格崗位分析員工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入職指引薪酬設(shè)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培訓(xùn)績效管理方案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績效考核表格人力資源規(guī)劃安全管理制度經(jīng)營管理制度組織機構(gòu)管理辦公總務(wù)管理財務(wù)管理制度質(zhì)量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代理連鎖制度銷售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廣告策劃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生產(chǎn)管理制度進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員工福利制度咨詢診斷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員工培訓(xùn)制度辦公室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培訓(xùn)績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薦
- 1暗促-酒店玫瑰靜悄悄地開 376
- 2終端陳列十五大原則 388
- 3專業(yè)廣告運作模式 350
- 4****主營業(yè)務(wù)發(fā)展戰(zhàn)略設(shè)計 381
- 5中小企業(yè)物流發(fā)展的對策 398
- 6主顧開拓 490
- 7主動推進的客戶服務(wù) 347
- 8專業(yè)媒體策劃與購買 378
- 9中遠電視廣告CF 423
下載排行
- 1社會保障基礎(chǔ)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chǎn)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zé)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zé)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diào)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