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考試大綱

  文件類別: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3K

  下載次數:95

  所需積分:1點

  解壓密碼:qg68.cn

  下載地址:[下載地址]

清華大學卓越生產運營總監(jiān)高級研修班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稅法考試大綱
一、稅法概論
(一)稅法的概念
1.稅法的定義
2.稅收法律關系
(1)稅收法律關系的構成
(2)稅收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與消滅
(3)稅收法律關系的保護
3.稅法的構成要素
4.稅法的分類
5.稅法的作用
(1)稅法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法律保障
(2)稅法是國家宏觀調控經濟的法律手段
(3)稅法對維護經濟秩序有重要的作用
(4)稅法能有效地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5)稅法是維護國家權益,促進國際經濟交往的可靠保證
(二)稅法的地位及與其他法律的關系
1.稅法的地位
2.稅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
(1)稅法與《憲法》的關系
(2)稅法與民法的關系
(3)稅法與《刑法》的關系
(三)我國稅收的立法原則
1.從實際出發(fā)的原則
2.公平原則
3.民主決策的原則
4.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5.法律的穩(wěn)定性、連續(xù)性與廢、改、立相結合的原則
(四)我國稅法的制定與實施
1.稅法的制定
(1)稅收立法機關
(2)稅收立法程序
2.稅法的實施
(五)我國現行稅法體系
1.我國現行稅法體系的內容
2.我國稅收制度的沿革
(1)1978年以前的稅制改革
(2)1978年至1982年的稅制改革
(3)1983年至1991年的稅制改革
(4)1992年至1994年的稅制改革
(六)我國稅收管理體制
1.稅收管理體制的概念
2.稅收立法權的劃分
(1)稅收立法權劃分的種類
(2)我國稅收立法權劃分的現狀
3.稅收執(zhí)法權的劃分
4.稅務機構設置和稅收征管范圍劃分
(1)稅務機構設置
(2)稅收征收管理范圍劃分
(3)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稅收收入劃分
二、增值稅法
(一)征稅范圍及納稅義務人
1.征稅范圍
(1)銷售或者進口的貨物
(2)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
2.納稅義務人
(1)單位
(2)個人
(3)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
(4)承租人和承包人
(5)扣繳義務人
(二)一般納稅人和小規(guī)模納稅人的認定及管理
1.小規(guī)模納稅人的認定及管理
(1)小規(guī)模納稅人的認定標準
(2)小規(guī)模納稅人的管理
2.一般納稅人的認定及管理
(1)一般納稅人的認定標準
(2)一般納稅人的認定辦法
(3)一般納稅人年審和臨時一般納稅人轉為一般納稅人的認定
3.新辦商貿企業(y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認定及管理
(1)新辦商貿企業(yè)一般納稅人的分類管理
(2)新辦商貿企業(yè)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的審批管理
(3)輔導期的一般納稅人管理
(4)轉為正常一般納稅人的審批及管理
(三)稅率與征收率的確定
1.基本稅率
2.低稅率
3.征收率
(四)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1.銷項稅額的計算
(1)一般銷售方式下的銷售額
(2)特殊銷售方式下的銷售額
(3)含稅銷售額的換算
2.進項稅額的計算
(1)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
(2)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
3.應納稅額的計算
(1)計算應納稅額的時間限定
(2)計算應納稅額時進項稅額不足抵扣的處理
(3)扣減發(fā)生期進項稅額的規(guī)定
(4)銷貨退回或折讓的稅務處理
(5)向供貨方取得返還收入的稅務處理
(6)應納稅額計算實例
(五)小規(guī)模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1.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
2.含稅銷售額的換算
3.自來水公司銷售自來水應納稅額的計算
4.銷售特定貨物應納稅額的計算
5.關于購置稅控收款機的稅款抵扣的計算
(六)電力產品應納增值稅的計算及管理
1.電力產品的銷售額
2.電力產品的征稅辦法
3.銷售電力產品的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
4.發(fā)、供電企業(yè)辦理稅務登記、納稅申報
5.發(fā)、供電企業(yè)銷售電力產品票據的使用
(七)幾種特殊經營行為的稅務處理
1.兼營不同稅率的貨物或應稅勞務
2.混合銷售行為
3.兼營非應稅勞務
(八)進口貨物征稅
1.進口貨物征稅的范圍及納稅人
(1)進口貨物征稅的范圍
(2)進口貨物的納稅人
2.進口貨物的適用稅率
3.進口貨物應納稅額的計算
4.進口貨物的稅收管理
(九)出口貨物退(免)稅
1.出口貨物退(免)稅基本政策
(1)出口免稅并退稅
(2)出口免稅不退稅
(3)出口不免稅也不退稅
2.出口貨物退(免)的適用范圍
3.出口貨物的退稅率
4.出口貨物退稅的計算
(1)“免、抵、退”稅的計算方法
(2)“先征后退”的計算方法
5.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
(十)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與納稅期限
1.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
2.納稅期限
(十一)納稅地點與納稅申報
1.納稅地點
2.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稅申報辦法
3.增值稅小規(guī)模納稅人納稅申報辦法
(十二)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使用及管理
1.專用發(fā)票領購使用范圍
2.專用發(fā)票開具范圍
3.專用發(fā)票開具要求
4.專用發(fā)票開具時限
5.專用發(fā)票聯次及票樣
6.電子計算機開具專用發(fā)票的要求
7.專用發(fā)票與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規(guī)定
8.開具專用發(fā)票后發(fā)生退貨或銷售折讓的處理
9.加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管理
(1)關于被盜、丟失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處理
(2)關于對代開、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處理
(3)納稅人善意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處理
(4)防偽稅控系統(tǒng)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管理
(5)代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管理
三、消費稅法
(一)納稅義務人
(二)稅目、稅率
1.稅目
(1)煙
(2)酒及酒精
(3)化妝品
(4)護膚護發(fā)品
(5)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
(6)鞭炮、焰火
(7)汽油
(8)柴油
(9)汽車輪胎
(10)摩托車
(11)小汽車
2.稅率
(三)應納稅額的計算
1.從價定率計算方法
(1)銷售額的確定
(2)含增值稅銷售額的換算
2.從量定額計算方法
(1)銷售數量的確定
(2)計量單位的換算標準
3.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混合計算方法
4.計稅依據的特殊規(guī)定
5.外購應稅消費品已納稅款的扣除
6.稅額減征的規(guī)定
7.酒類關聯企業(yè)間關聯交易消費稅問題處理
(四)自產自用應稅消費品應納稅額的計算
1.用于連續(xù)生產應稅消費品的含義
2.用于其他方面的規(guī)定
3.組成計稅價格及稅額的計算
(五)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應納稅額的計算
1.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的確定
2.代收代繳稅款的規(guī)定
3.組成計稅價格的計算
(1)材料成本
(2)加工費
4.委托加工收回的應稅消費品已納稅款的扣除
(六)兼營不同稅率應稅消費品的稅務處理
(七)進口應稅消費品應納稅額的計算
1. 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基本規(guī)定
2.進口應稅消費品應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八)出口應稅消費品退(免)稅
1.出口退稅率的規(guī)定
2.出口應稅消費品退(免)稅政策
(1)出口免稅并退稅
(2)出口免稅但不退稅
(3)出口不免稅也不退稅
3.出口應稅消費品退稅額的計算
4.出口應稅消費品退稅額的計算
(九)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與納稅期限
1.消費稅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
2.消費稅納稅期限
(十)納稅地點與納稅申報
1.消費稅的納稅地點
2.消費稅納稅申報
四、營業(yè)稅法
(一)納稅義務人與扣繳義務人
1.納稅義務人
(1)納稅義務人的一般規(guī)定
(2)納稅義務人的特殊規(guī)定
2.扣繳義務人
(二)稅目、稅率
1.稅目
(1)交通運輸業(yè)
(2)建筑業(yè)
(3)金融保險業(yè)
(4)郵電通信業(yè)
(5)文化體育業(yè)
(6)娛樂業(yè)
(7)服務業(yè)
(8)轉讓無形資產
(9)銷售不動產
2.稅率
(三)計稅依據
1.計稅依據的一般規(guī)定
2.計稅依據的具體規(guī)定
(四)應納稅額的計算
(五)幾種經營行為的稅務處理
1.兼營不同稅目的應稅行為
2.混合銷售行為
3.兼營應稅勞務與貨物或非應稅勞務行為
4.營業(yè)稅與增值稅征稅范圍的劃分
(六)稅收優(yōu)惠
1.起征點
2.稅收優(yōu)惠規(guī)定
(七)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與納稅期限
1.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
2.納稅期限
(八)納稅地點與納稅申報
1.納稅地點
2.納稅申報
五、城市維護建設稅法
(一)納稅義務人
(二)稅率
(三)計稅依據
(四)應納稅額的計算
(五)稅收優(yōu)惠
(六)征收管理與納稅申報
1.納稅環(huán)節(jié)
2.納稅地點
3.納稅期限
4.納稅申報
附:教育費附加的有關規(guī)定
六、關稅法
(一)征稅對象及納稅義務人
1.征稅對象
2.納稅義務人
(二)進出口稅則
1.進出口稅則概況
2.稅則商品分類目錄
3.稅則歸類
4.稅率及運用
(1)進口關稅稅率
(2)出口關稅稅率
(3)特別關稅
(4)稅率的運用
(三)原產地規(guī)定
1.全部產地生產標準

稅法考試大綱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kunyu-store.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