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炒作題材

  文件類別: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8K

  下載次數:61

  所需積分:4點

  解壓密碼:qg68.cn

  下載地址:[下載地址]

清華大學卓越生產運營總監(jiān)高級研修班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分析炒作題材
第六章 分析炒作題材
1、 常被利用的炒作題材
所謂炒作題材,說穿了就是炒作一只股票的借口,是用激發(fā)市場人氣的工具。有些題材具有實質的內容,有些題材則純粹是空穴來風,甚至是刻意散布的謠言。
市場上題材變化萬千,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類:
(1)經營業(yè)績改善或有望改善
(2)擁有龐大土地資產可以升值
(3)國家產業(yè)政策扶持
(4)合資合作或股權轉讓
(5)增資配股或送股分紅
(6)控股或收購
所有的炒作題材大都逃不出上述幾類,在主力機構的挖掘和夸大之下,這些題材顯得具有無窮的能量,激起了人們的購買欲望。事實上這些題材對上市公司本身有多大的好處不是隨便可以確定的,許多具體情況有待具體分析,決不能一概而論,但市場的特點是:只要有題材,就有人樂于去挖掘和接受,題材的真實作用反而被忽視了。
現在我們分別看看上述炒作題材的意義:
(1) 經營業(yè)績改善或可望改善
從根本上來講,業(yè)績是股市的根本所在,所有所謂利好的預期最終都會反映到上市公司的業(yè)績上來,因此,經營業(yè)績改善或可望改善是最有號召力的題材,而其中,業(yè)績可望改善又比已經改善更有吸引力,因為人們更看重上市公司的未來,這一類題材每到上市公司業(yè)績報告期間便顯得尤其活躍。業(yè)績的改善可以是因為宏觀經濟環(huán)境的改善,也可以是因為微觀水平的改善。在股市中,業(yè)績是硬道理,而每年的業(yè)績時限是一定的,所以這些題材每到業(yè)績報告出完之后就暫告一段落,吹牛皮的要破產,真材實料的才能被市場接受。
(2) 擁有寵大土地資產可望升值
這個題材極具想象力,似乎因為該公司擁有一批寶貴的土地就身價萬千了。土地本身是一種特殊的資產,土地的價值是難以估量的,特別是一些地處大城市繁華地段的上市公司更可能因為擁有一片土地而脫胎換骨。關于這一類題材,投資者其實只要多花一些功夫,認真閱讀上市公司的年報和上市公告書,招股說明書等等,均可以事先發(fā)現??上д嬲敢饣〞r間去做這些工作的人并不多。同時,擁有土地資產并不一定會升值,即使升值了也不一定會立即表現出效益。所以,最還是要看有沒有挖掘并宣傳這個題材,看有沒有讓升值的土地表現出效益的契機。
(3) 國家產業(yè)政策扶持
國家從經濟全局的眼光來考慮必定會對某些產業(yè)進行扶持,給予優(yōu)惠的政策,其中最關鍵的是優(yōu)惠的稅收政策和優(yōu)惠的貸款支持。處于這些政策扶持行業(yè)的上市公司從中可以得到很大的好處,其業(yè)績改善自然就有了保證。目前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yè)偏重于基礎性產業(yè),能源、交通、化工、通訊、高科技等等均是扶持對象。這些受扶持的行業(yè)往往同時也正是有市場、有效益的行業(yè),投資者選股時應該偏重于這些行業(yè)的上市公司,投資回報的可靠性將大為增加。
(4) 合資合作或股權轉讓
合資合作或股僅轉讓這件事本身,多數對上市公司有一定的好處,不然的話,為什么要合作或轉讓呢?但這一行為的好處到底有多少,則要具體分析。有一段時間,市場流行合資概念,只要是有合作項目的,哪怕還在談判的初級階段,也被瘋炒一番,這充分說明市場人氣的作用巨大。分析合資題材,要全面考慮合資伙伴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能量,分清有利的真合資和純粹為造題材而吹捧的假合資,分清合資項目的真正前景是好是壞。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所謂合資項目并沒有給上市公司帶來多少好處。
(5) 增資配股或分紅送股
增資配股本身并不是分紅行為,它并沒有給股東什么回報,只是給股東一個增加投資的權利。然而,在牛市中,這種優(yōu)先投資的權利往往顯得非常重要,并具有了一定的價值。因為牛市中人們預期股價會上升,可以優(yōu)先投資必定會給投資者帶來良好收益。于是有配股題材的個股在牛市中大加追捧,企圖把配股權所包含的價值預先在股價中反映出來。
分紅送股是上市公司給股東的真正回報,在這種回報真正兌現之前,往往會出現搶籌現象。因為預期牛市中會填權,所以增資配股或者分紅送股之所以成為一種炒作題材是因為人們的牛市預期。一旦市勢逆轉,人們預期熊市到來,則送股也好、配股也好,都不能激起人們的購買欲望。
(6) 控股或收購
這是股市中最有吸引力的題材之一,因為它給投資者無限的想象空間??毓墒侵改池攬F在股票市場上吸納某上市公司股票,以求最終控制該上市公司大部分股份的行為。這種行為可能很復雜,會對上市公司產生深刻的影響。不過在我們的股市中,真正意義上的控股或收購尚未發(fā)生,多數所謂的控股行為是由于莊家炒作失當,手中的股票越來越多,達到或超過了舉牌界限,從而不得不舉牌的事件。這與我們的上市公司的特殊股本結構有關,流通股比例較小,對于大多數上市公司而言。在二級市場上發(fā)生真正的搶股和收購是不可能的。所以目前,控制和收購只是一種純粹的炒作題材,并無實際意義。當然我們希望將來某一天,我們的股市上發(fā)生真正的搶股和收購,那也許是我們的走向成熟的一種標志。
2、 分析炒作題材
既然炒作題材紛紜復雜,投資者難免被它們搞得眼花燎亂,似乎身邊到處都是炒作題材,搞不清誰真假。
所以第一件事,就是看傳說中的題材是真是假。其實,對于大多數題材而言,要去驗識一下并不難,尤其是上市公司本身的題材,在上市公司的各種公告和報表中,都有可能找到側面的證據或否認。但有人說,題材的生命力在于它的不確定性,即未經證實。那么對于沒經證實的該怎么分析呢?
筆者認為,分析題材的最好方法是拿題材來與盤面情況對比,看盤面走勢是否支持該題材的存在。對于真正的炒股高手來說,根本不需要整天去打聽什么消息,一切都在盤面上清楚的反映了出來。因為這里有一個觀點,即:某個題材到底能給盤面造成多大的影響,那不決定于題材的情況,而決定于盤面當時的處境。盤面的反映就是供求關系的變化,盤面的狀態(tài)就是指目前供求關系的狀態(tài)。比如說,一根火柴可不可以點燃一場森林大火呢?不一定,那不決定于這根火柴,而決定于當時森林的狀態(tài)。如果正值風高物燥,林中干茸遍地,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正是春暖花開,細雨綿綿,就算你花上一盒火柴也點不起一堆火。市場也是這樣,市場的氣氛有干有濕,人氣有旺有衰,同樣的題材投入到市場之中,反映常常有因時而異。說到這里,你大概已經初步明白了這個市場的微炒之處??梢韵胂?,在漫漫熊市之中,誰會在乎上市公司的股票抓在什么人手上呢?
只要懂得了題材與市場的這種關系,你就等于已經站到了市場之上,置身外來分析市場的反應。反過來,通過市場對題材的反應,你也就可以看出目前市場所處的狀態(tài)。一個對壞消息沒有什么反應的市場,毫無疑問是一個強勢市場,一個對莊家鼓吹的種種好題材沒有什么反應的市場,則一定是個弱勢市場。在牛市中,即使莊家不去鼓吹,也會有投資者自己去挖掘炒作題材。
所以說,題材只是借口,市場狀態(tài)才是真正的關鍵。
3、 輪炒的策略
輪炒與其說是一種策略,不如說是一種自然的市場現象。所謂輪炒,是指市場上不同的板塊分成一二三幾個層次,順序分別分批炒作的現象。輪炒可以是市場上主力安排的,也可能是市場自發(fā)形成的。
大盤中股票太多,所有股票一起上漲需要太多資金,而且許多股票一起上漲時,投資者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不容易形成強烈的攻勢,所以出現了輪炒的現象。輪炒的本質是把大盤分割成多個自我體系的部分,然后便于集中力量來炒作一批股票。另外,當一批股票走弱的時候,可以有另一批股票來代替前者支撐局面,用維持市場人氣。
輪炒往往依照先一線績優(yōu)股再二線股再三線低價股的順序進行。這是因為在發(fā)動行情之初,一般不敢買入那些業(yè)績沒有保證的個股,而此時績優(yōu)股價格明顯偏低,投資價值顯現,成為第一批投資者的道選。當一線股的價格炒高之后,二線股隨后跟上,因為他們業(yè)績也不差,那么后來的投資者只有選擇這些股票了。接下來,市場氣氛越來越活躍,投機氣氛越來越濃厚,于是三線股作為最投機的品種被炒作。這種炒作常常失去理性,成為純粹的投機游戲。
當一二三線股輪炒一遍之后,一般來講市勢就告一段落,回到調整待升的時機。這是輪炒的普遍規(guī)律,當市場上可炒的股票越來越來少的時候,市勢也就差不多到盡頭了。
但也有另一種情況,即輪炒二線股的時候,一線股已經開始調整,炒三線股的時候,一二線股又在調整,當三線股炒完了以后,也許一線股已經調整地相當徹底,這時如果大勢長期看好,則有可能重新啟動一線股,帶動市場開始一輪新的循環(huán)。
所以,當三線股炒完之后,我們應該留意一線股的走勢,看調整是否已經充分成功,看有沒有重新啟動的跡象。一旦發(fā)現如此,則市勢可能長期向好,可以開始一輪新的炒作。
4、 本章結論
(1) 常用的炒作題材有:經營業(yè)績改善或有望改善;擁有龐大土地資源;國家產業(yè)政策扶持;合資合作或股權轉讓;增資配股或送股分紅;控股或收購
(2) 題材只是炒作的借口,真正分析市場有效的方法是看市場當時的狀態(tài),即供求關系的對比。同樣的題材在不同市場狀態(tài)下反應截然不同。
(3) 題材的真假無關重要,重要的是題材的市場反應,題材的號召力。
(4) 輪炒的策略可以節(jié)省主力機構的資金,也符合市場心理的要求,因而市勢的發(fā)展往往表現出輪漲的特征。
(5) 投資者應充分利用自己的資金來應付輪炒,從而獲取最大的利潤。
分析炒作題材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kunyu-store.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