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生活智慧(一休禪詩、放輕松些)(doc)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034-生活智慧(一休禪詩、放輕松些)(doc)
生活智慧 osho著 原 序 你有沒有經驗過全然的空?空無有沒有進入到你里面過?它聽起來似乎不可能,但是跟 奧修在一起,不可能的事常常會變得可能。如果有任何人可以給你空無,那就是他,這 些演講就是充分的證明。 “空無,”你會說:“那聽起來很好,很柔軟……”要小心!當你聽到一休禪師那類似耳語的 、捉摸不定的詩,你將會認為:“多么迷人!”突然間,在幾個片刻之后,在奧修的手中 ,那些詩就會打擊到你。他會來到你身上,使你覺知到說你從來沒有去洞察“你是空無” 這個事實,接受這個事實將會改變你的整個存在。只要聽一下或讀一下這些話語,你就 不可能保持是同一個人。 我們這些直接聽他演講的人會發(fā)現(xiàn)在進行當中頗為震驚?!皧W修,”我們說:“這是很傷人 的!夠了……不要再講了,夠了!你在摧毀我們的夢,你在帶走每一樣我們所相信的東西 ,以及所有我們畢生受苦去保護的東西?!蔽覀儠屨麄€演講廳都被燒掉、都被打爛- 一相對于奧修的天真與和平地離去——還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東酉打擊了我們,而隔天我們 又會回來要求更多。對于這些演講,每一個人的反應都很強烈,不管是正面的或是負面 的。有一件我們大家都可以同意的事是:那個信息非常重、非常深,直接打擊到我們存 在的核心。 我就是很喜歡這些演講的其中之一,我的抱怨只是表面上的。在我內心深處,我知道奧 修所說的空,所說的在一休里面空無一人這件事是真理。當我去確認這件事,某種在我 里面的東西就放松下來。我開始從里面發(fā)光,而最棒的事是:那個放松和那個滿足并不 是暫時性的,它已經成長得更深?,F(xiàn)在,四個月之后,當我再度閱讀這些文字,我發(fā)現(xiàn) 那個空的感覺已經不再讓我震驚或覺得不舒服,相反地,它帶給我很大的喜悅。沒有頭 腦的存在已經不再困擾我,結果生活變得很容易、很單純,某種新的東西在我里面升起 ,那是一休詩歌的品質,那是他的話語所指的寧靜。 奧修使這一切變得可能,因為他就是他所談論的。當他談到空無,我的確感覺到他在消 失,并召喚我去跟隨。 當他談到寧靜,我可以聽到他的寧靜,那個寧靜喚醒了我,使我在驚醒之余變得更覺知 。當他談到“原始的不活動”的地方,我知道他生活在那里;當我去感覺他,我可以知道 它的本質。當他談到“你出生之前的臉”,我在他的 “在”里面看到可以談論禪的權威。 那個真實的人站在那里,只要瞥見他一眼, 我們就進入愛 莎卡布利亞 目 錄 原序…………………………………………………………………………………………………………1 上 篇 第一章 從會漏的路回來……………………………………………………………………………………2 第二章 自我之死就是愛之生……………………………………………………………………………..12 第三章 謊言和無稽之談…………………………………………………………………………………..22 第四章 冒著危險去生活…………………………………………………………………………………..33 第五章 我們就進入愛………………………… ………………………………………………………….44 第六章 一切萬物的宇宙性同時間………………………………………………………………………..54 第七章 小石頭的髭須……………………………………………………………………………………..65 第八章 找尋一個靈魂……………………………………………………………………………………..77 下 篇 第九章 你有聞到月桂樹的味道嗎………………………………………………………………………..89 第十章 只有人會無聊…………………………………………………………………………………….100 第十一章 道中的蓮花…………………………………………………………………………………….111 第十二章 高高興興地超越任何經驗…………………………………………………………………….121 第十三章 達摩、貓和勺子……………………………………………………………………………….130 第十四章 我也是一個修水管的工人…………………………………………………………………….142 上 篇 第一章 從會漏的路回來 1978年 4月 11日 從會漏的路回到不會漏的路途中休息 如果它下雨,那么就讓它下雨 如果它吹風,那么就讓它吹風 很久以前的我自己 在自然里面是不存在的 當死的時候沒有地方可以去 根本什么都沒有 當被問到的時候,他回答 當沒有問題的時候,就沒有回答 達摩祖師的頭腦里面一定什么東西都沒有 我們的頭腦沒有終點,也沒有起點 雖然它被生下來,雖然它死去 但它的本質是空! 在三個世界里所犯下的一切罪行 將會隨著我自己凋謝和消失 宗教是非理性的,它藉著非理性,同時贊成理性。理智無法包含它,理智是那么地狹隘 ,而宗教是存在的廣闊天空。理智是一個渺小的人的現(xiàn)象。理智必須失去,必須被拋棄 。唯有藉著超越頭腦,一個人才能夠開始了解“那個是的”,那是基本的改變,沒有哲學 能夠帶來那種基本的改變,只有宗教能夠。 宗教是非哲學的、反哲學的,而禪是宗教最純的形式。禪是宗教的本質,因此它是非理 性的,它是荒謬的,如果你試圖用邏輯來了解它,你將會感到很迷惑,它只能夠用非邏 輯的方式來了解,它必須用很深的同感和愛來接近,你無法透過實驗性的、科學的和客 觀的觀念來接近它,所有的觀念都必須被拋棄。 它是一種心的現(xiàn)象,你必須去感覺它,而不是去思考它,你必須成為它才能夠知道它。 成為它才是真正知道它,沒有其他方式可以真正知道它。 那就是為什么宗教必須選擇一種不同的語言。宗教必須用寓言、用詩、用隱喻、或是用 神話來談論,那些是暗示真理的間接方式——只是暗示真理,而不是直接指明;只是耳語 ,而不是高聲喊。它必須在一種很深的交融當中才會來到你身上。 這些一休禪師的短詩非常重要。記住,它們并不是偉大的詩,因為那并不是他。一休沒 有意思要創(chuàng)造出偉大的詩,他不是一個真正的詩人,他是一個神秘家,只是為了某種原 因,他不用散文來講,而用詩來表達。 那個原因就是:詩對于事情具有間接的暗示作用。詩是女性化的,散文是男性化的。散 文的結構本身就是邏輯的,而詩基本上是不合邏輯的。散文必須很清楚,而詩必須是模 糊的,那就是它的美和它的品質。散文只是說出它所說的,而詩能夠表達很多事情。散 文在日常的世界里是需要的,在市場上是需要的,但是每當有某種屬于心的東西要被表 達,散文總是覺得不足,一個人必須退回到詩的使用。 在語言里面有兩種語言,每一種語言都由兩種語言所組成:一種是散文,另外一種是詩 。散文變成主要的表達方式,因為它很實用,詩已經漸漸消失,因為它不具實用價值。 唯有當你墜入愛河,它才需要;唯有當你談到愛、死亡、祈禱、真理和神,它才需要, 但它們并不是商品,它們不在市場上出售,它們也無法被購得。 我們的世界已經漸漸變成直線狀的,另外一種語言、較深的語言對我們而言已經喪失了 它的意義。由于第二種語言的消失,亦即詩的語言的消失,因此人變得非常貧乏,因為 所有的豐富都屬于心。頭腦非常貧乏,頭腦是一個乞丐,頭腦透過一些瑣事來生活。心 可以通往深奧的生命、存在的深處和宇宙的奧秘。 記?。涸谡Z言里面有兩種語言,兩種表達的方式,兩個層面的語言使用。有一種是很清 楚的真理、觀念和公式的語言,那是純邏輯的語言用的是客觀資料和精確科學的語言, 但它并不是心的語言,它并不是愛的語言,它也不是宗教的語言。 科學和宗教完全相反,它們屬于不同的存在層面,它們的領域互相不重疊,它們就是碰 不在一起!它們互相不交叉。現(xiàn)代人的頭腦被訓練成以科學方式來思考,因此宗教已經 變成幾乎過時了,變成是屬于過去的,對宗教來講似乎沒有未來。 弗洛伊德宣稱說,對于被稱為宗教的幻象沒有未來,但是如果宗教沒有未來,那么人類 也沒有未來??茖W將會摧毀人類,因為人類只能透過那詩意的和那隱喻的來生活。生命 只能透過心而得到意義,人無法只是藉著頭腦來生活,人無法只是藉著計算和數(shù)學來生 活。數(shù)學可以為人類服務,但是不可以成為主人。頭腦只可以當成仆人。作為一個仆人 ,它非常有用,但是當它偽裝要變成主人,那是危險的,那是致命的。 客觀科學的語言生活在事實的世界里。事情就像它們所存在的那樣,你說出你所要講的 ,盡可能精確,盡可能明白,那么,那個談話就是在解讀一個謎語,在定義和指定它的 界線——這個就是這個,而不是那人。它是水,不是水蒸汽,也不是冰。這里就是這里, 而不是那里。一就是一,二等于二,死的就是死的,這就是事實的世界,它是無趣的、 死氣沉沉的、陳腐的、呆滯的。 不可能只生活在事實的世界里,因為這樣的話,你將永遠無法放松。事實上,生活在事 實的世界里是沒有意義的,你要從哪里得到意義呢?你要從哪里得到價值呢?這樣的話 ,玫瑰就失去了它的美,它只不過是一個植物學上的事實;這樣的話,愛就失卻了它的 光輝,它只不過是一個生物學上的事實。 一個人怎么能夠生活在事實里?當你生活在事實里,生活就變得沒有意義?,F(xiàn)代的哲學 頭腦一直在談論沒有意義,那并不是偶然的。我們藉著決定只生活在一種語言——散文形 式的語言——之下,而創(chuàng)造出那種無意義的感覺。 我們有這種語言——- 事實的語言或散文的語言——是很好的,我們的世界不能沒有它,這沒有錯,它是需要的 ,但它不能夠成為生命的目標,它只能夠來服務我們,但是當我們想要將整個心都掏出 來而說出那個真正在我們里面的東西,那個隱藏而幾乎不可名狀的東西時,我們就不會 使用它。 如果一個人沒有感覺到平常語言的不足,那么他的確很貧乏。如果有人很不幸地并沒有 感覺到平常語言的不足,那只是表示他從來沒有感覺到愛,他從來沒有感覺過任何靜心 的片刻,他還不知道狂喜,他的心已經不再跳動,他只是一具尸體。他雖然活著,但是 并沒有真正在生活,他雖然有在活動、在走動,但是他所有的姿勢都是空的,它們并不 包含什么。 如果一個人沒有感覺到散文語言——實驗性的語言、事實的語言、或數(shù)學語言- 一的不足,那只是表示他沒有經驗到任何人生的奧秘,他沒有真正在生活,否則,你怎 么能夠避開那些奧秘?他從來沒有看過晚上的滿月,他從來沒有看過人類眼睛的美和光 輝,他從來沒有笑過,也從來沒有哭過,他不知道眼淚代表什么,他是一個機器人,他 不是一個人,他不具人性,他只是一部機器,他工作、賺錢,然后死掉;他生小孩,然 后死掉,但這一切都是徒然的,因為他甚至無法說出他為什么要活。 這種語言的確有它的需要,但是即使所有的需要都被滿足了,最終的需要——慶祝的需要 、歡欣的需要、跟星墾、海洋和沙子對話的需要,拉著手的需要、墜入愛河的需要、唱 歌和跳舞的需要——仍然無法被它所滿足。平常的語言無法滿足那個最終的需要,而那個 最終的需要是人類所特有的。 一個人唯有當他生活在那個最終的需要里,他才能夠算是一個人。 在有關愛、死亡、神和人的問題,第一種語言不僅不足,而且還很危險。如果你在生命 最終所顧慮的事情上面使用第一種語言,你那個語言將會漸漸摧毀它們。我們就是這樣 摧毀了神,我們就是這樣摧毀了所有那些很美、很有意義的事物。當你使用了錯誤的語 言,不久你就會被陷住在那個錯誤的語言里,因為你的頭腦是透過語言來生活的,你只 知道那些進入你的語言的東西,你只知道那些你可以很清楚地去思考的東西。 如果你拋棄了屬于心的模糊世界,以及感情、感覺、情緒和狂喜的模糊世界,那么很自 然地,你就會對神封閉,然后,如果你說神是死的,它聽起來似乎完全沒有錯。事實上 神并非是死的,只是你對神來講是死的。對神來講要成為活的就是要進入到詩里面。詩 是神與人之間的彩虹橋梁,是帶著頭腦的人和神秘的神之間的彩虹橋梁,它是一個開口 、一個門、一個門檻。 你是否曾經看過卡丘拉荷、科那拉克、或印度其他漂亮的廟宇?在古代的經文上面寫著 :每一座廟的入口處都應該有一座雕像,一座相愛的人的雕像,那是非常奇怪的,那些 經典里面并沒有特別解釋為什么,它們只是在上面這樣寫來告訴建筑師,認為它一定要 這樣。在每一座廟的入口處,或是在門上,至少必須有一對伴侶處于性高潮之中,處干 很深的愛之中,他們的四肢必須互相纏繞在一起,處于很深的狂喜之中。 為什么那座雕像要擺在門口?因為除非你知道愛,否則你無法知道人與神之間的橋梁。 門是一個象征,門是頭腦的世界和沒有頭腦的世界之間的門檻。連接頭腦和沒有頭腦的 世界之間的橋梁是愛。唯有透過愛,我們才能夠知道生命里面如性高潮一般的神秘。 雖然有很多廟宇不是以那種方式來建造,但它是非常有意義...
034-生活智慧(一休禪詩、放輕松些)(doc)
生活智慧 osho著 原 序 你有沒有經驗過全然的空?空無有沒有進入到你里面過?它聽起來似乎不可能,但是跟 奧修在一起,不可能的事常常會變得可能。如果有任何人可以給你空無,那就是他,這 些演講就是充分的證明。 “空無,”你會說:“那聽起來很好,很柔軟……”要小心!當你聽到一休禪師那類似耳語的 、捉摸不定的詩,你將會認為:“多么迷人!”突然間,在幾個片刻之后,在奧修的手中 ,那些詩就會打擊到你。他會來到你身上,使你覺知到說你從來沒有去洞察“你是空無” 這個事實,接受這個事實將會改變你的整個存在。只要聽一下或讀一下這些話語,你就 不可能保持是同一個人。 我們這些直接聽他演講的人會發(fā)現(xiàn)在進行當中頗為震驚?!皧W修,”我們說:“這是很傷人 的!夠了……不要再講了,夠了!你在摧毀我們的夢,你在帶走每一樣我們所相信的東西 ,以及所有我們畢生受苦去保護的東西?!蔽覀儠屨麄€演講廳都被燒掉、都被打爛- 一相對于奧修的天真與和平地離去——還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東酉打擊了我們,而隔天我們 又會回來要求更多。對于這些演講,每一個人的反應都很強烈,不管是正面的或是負面 的。有一件我們大家都可以同意的事是:那個信息非常重、非常深,直接打擊到我們存 在的核心。 我就是很喜歡這些演講的其中之一,我的抱怨只是表面上的。在我內心深處,我知道奧 修所說的空,所說的在一休里面空無一人這件事是真理。當我去確認這件事,某種在我 里面的東西就放松下來。我開始從里面發(fā)光,而最棒的事是:那個放松和那個滿足并不 是暫時性的,它已經成長得更深?,F(xiàn)在,四個月之后,當我再度閱讀這些文字,我發(fā)現(xiàn) 那個空的感覺已經不再讓我震驚或覺得不舒服,相反地,它帶給我很大的喜悅。沒有頭 腦的存在已經不再困擾我,結果生活變得很容易、很單純,某種新的東西在我里面升起 ,那是一休詩歌的品質,那是他的話語所指的寧靜。 奧修使這一切變得可能,因為他就是他所談論的。當他談到空無,我的確感覺到他在消 失,并召喚我去跟隨。 當他談到寧靜,我可以聽到他的寧靜,那個寧靜喚醒了我,使我在驚醒之余變得更覺知 。當他談到“原始的不活動”的地方,我知道他生活在那里;當我去感覺他,我可以知道 它的本質。當他談到“你出生之前的臉”,我在他的 “在”里面看到可以談論禪的權威。 那個真實的人站在那里,只要瞥見他一眼, 我們就進入愛 莎卡布利亞 目 錄 原序…………………………………………………………………………………………………………1 上 篇 第一章 從會漏的路回來……………………………………………………………………………………2 第二章 自我之死就是愛之生……………………………………………………………………………..12 第三章 謊言和無稽之談…………………………………………………………………………………..22 第四章 冒著危險去生活…………………………………………………………………………………..33 第五章 我們就進入愛………………………… ………………………………………………………….44 第六章 一切萬物的宇宙性同時間………………………………………………………………………..54 第七章 小石頭的髭須……………………………………………………………………………………..65 第八章 找尋一個靈魂……………………………………………………………………………………..77 下 篇 第九章 你有聞到月桂樹的味道嗎………………………………………………………………………..89 第十章 只有人會無聊…………………………………………………………………………………….100 第十一章 道中的蓮花…………………………………………………………………………………….111 第十二章 高高興興地超越任何經驗…………………………………………………………………….121 第十三章 達摩、貓和勺子……………………………………………………………………………….130 第十四章 我也是一個修水管的工人…………………………………………………………………….142 上 篇 第一章 從會漏的路回來 1978年 4月 11日 從會漏的路回到不會漏的路途中休息 如果它下雨,那么就讓它下雨 如果它吹風,那么就讓它吹風 很久以前的我自己 在自然里面是不存在的 當死的時候沒有地方可以去 根本什么都沒有 當被問到的時候,他回答 當沒有問題的時候,就沒有回答 達摩祖師的頭腦里面一定什么東西都沒有 我們的頭腦沒有終點,也沒有起點 雖然它被生下來,雖然它死去 但它的本質是空! 在三個世界里所犯下的一切罪行 將會隨著我自己凋謝和消失 宗教是非理性的,它藉著非理性,同時贊成理性。理智無法包含它,理智是那么地狹隘 ,而宗教是存在的廣闊天空。理智是一個渺小的人的現(xiàn)象。理智必須失去,必須被拋棄 。唯有藉著超越頭腦,一個人才能夠開始了解“那個是的”,那是基本的改變,沒有哲學 能夠帶來那種基本的改變,只有宗教能夠。 宗教是非哲學的、反哲學的,而禪是宗教最純的形式。禪是宗教的本質,因此它是非理 性的,它是荒謬的,如果你試圖用邏輯來了解它,你將會感到很迷惑,它只能夠用非邏 輯的方式來了解,它必須用很深的同感和愛來接近,你無法透過實驗性的、科學的和客 觀的觀念來接近它,所有的觀念都必須被拋棄。 它是一種心的現(xiàn)象,你必須去感覺它,而不是去思考它,你必須成為它才能夠知道它。 成為它才是真正知道它,沒有其他方式可以真正知道它。 那就是為什么宗教必須選擇一種不同的語言。宗教必須用寓言、用詩、用隱喻、或是用 神話來談論,那些是暗示真理的間接方式——只是暗示真理,而不是直接指明;只是耳語 ,而不是高聲喊。它必須在一種很深的交融當中才會來到你身上。 這些一休禪師的短詩非常重要。記住,它們并不是偉大的詩,因為那并不是他。一休沒 有意思要創(chuàng)造出偉大的詩,他不是一個真正的詩人,他是一個神秘家,只是為了某種原 因,他不用散文來講,而用詩來表達。 那個原因就是:詩對于事情具有間接的暗示作用。詩是女性化的,散文是男性化的。散 文的結構本身就是邏輯的,而詩基本上是不合邏輯的。散文必須很清楚,而詩必須是模 糊的,那就是它的美和它的品質。散文只是說出它所說的,而詩能夠表達很多事情。散 文在日常的世界里是需要的,在市場上是需要的,但是每當有某種屬于心的東西要被表 達,散文總是覺得不足,一個人必須退回到詩的使用。 在語言里面有兩種語言,每一種語言都由兩種語言所組成:一種是散文,另外一種是詩 。散文變成主要的表達方式,因為它很實用,詩已經漸漸消失,因為它不具實用價值。 唯有當你墜入愛河,它才需要;唯有當你談到愛、死亡、祈禱、真理和神,它才需要, 但它們并不是商品,它們不在市場上出售,它們也無法被購得。 我們的世界已經漸漸變成直線狀的,另外一種語言、較深的語言對我們而言已經喪失了 它的意義。由于第二種語言的消失,亦即詩的語言的消失,因此人變得非常貧乏,因為 所有的豐富都屬于心。頭腦非常貧乏,頭腦是一個乞丐,頭腦透過一些瑣事來生活。心 可以通往深奧的生命、存在的深處和宇宙的奧秘。 記?。涸谡Z言里面有兩種語言,兩種表達的方式,兩個層面的語言使用。有一種是很清 楚的真理、觀念和公式的語言,那是純邏輯的語言用的是客觀資料和精確科學的語言, 但它并不是心的語言,它并不是愛的語言,它也不是宗教的語言。 科學和宗教完全相反,它們屬于不同的存在層面,它們的領域互相不重疊,它們就是碰 不在一起!它們互相不交叉。現(xiàn)代人的頭腦被訓練成以科學方式來思考,因此宗教已經 變成幾乎過時了,變成是屬于過去的,對宗教來講似乎沒有未來。 弗洛伊德宣稱說,對于被稱為宗教的幻象沒有未來,但是如果宗教沒有未來,那么人類 也沒有未來??茖W將會摧毀人類,因為人類只能透過那詩意的和那隱喻的來生活。生命 只能透過心而得到意義,人無法只是藉著頭腦來生活,人無法只是藉著計算和數(shù)學來生 活。數(shù)學可以為人類服務,但是不可以成為主人。頭腦只可以當成仆人。作為一個仆人 ,它非常有用,但是當它偽裝要變成主人,那是危險的,那是致命的。 客觀科學的語言生活在事實的世界里。事情就像它們所存在的那樣,你說出你所要講的 ,盡可能精確,盡可能明白,那么,那個談話就是在解讀一個謎語,在定義和指定它的 界線——這個就是這個,而不是那人。它是水,不是水蒸汽,也不是冰。這里就是這里, 而不是那里。一就是一,二等于二,死的就是死的,這就是事實的世界,它是無趣的、 死氣沉沉的、陳腐的、呆滯的。 不可能只生活在事實的世界里,因為這樣的話,你將永遠無法放松。事實上,生活在事 實的世界里是沒有意義的,你要從哪里得到意義呢?你要從哪里得到價值呢?這樣的話 ,玫瑰就失去了它的美,它只不過是一個植物學上的事實;這樣的話,愛就失卻了它的 光輝,它只不過是一個生物學上的事實。 一個人怎么能夠生活在事實里?當你生活在事實里,生活就變得沒有意義?,F(xiàn)代的哲學 頭腦一直在談論沒有意義,那并不是偶然的。我們藉著決定只生活在一種語言——散文形 式的語言——之下,而創(chuàng)造出那種無意義的感覺。 我們有這種語言——- 事實的語言或散文的語言——是很好的,我們的世界不能沒有它,這沒有錯,它是需要的 ,但它不能夠成為生命的目標,它只能夠來服務我們,但是當我們想要將整個心都掏出 來而說出那個真正在我們里面的東西,那個隱藏而幾乎不可名狀的東西時,我們就不會 使用它。 如果一個人沒有感覺到平常語言的不足,那么他的確很貧乏。如果有人很不幸地并沒有 感覺到平常語言的不足,那只是表示他從來沒有感覺到愛,他從來沒有感覺過任何靜心 的片刻,他還不知道狂喜,他的心已經不再跳動,他只是一具尸體。他雖然活著,但是 并沒有真正在生活,他雖然有在活動、在走動,但是他所有的姿勢都是空的,它們并不 包含什么。 如果一個人沒有感覺到散文語言——實驗性的語言、事實的語言、或數(shù)學語言- 一的不足,那只是表示他沒有經驗到任何人生的奧秘,他沒有真正在生活,否則,你怎 么能夠避開那些奧秘?他從來沒有看過晚上的滿月,他從來沒有看過人類眼睛的美和光 輝,他從來沒有笑過,也從來沒有哭過,他不知道眼淚代表什么,他是一個機器人,他 不是一個人,他不具人性,他只是一部機器,他工作、賺錢,然后死掉;他生小孩,然 后死掉,但這一切都是徒然的,因為他甚至無法說出他為什么要活。 這種語言的確有它的需要,但是即使所有的需要都被滿足了,最終的需要——慶祝的需要 、歡欣的需要、跟星墾、海洋和沙子對話的需要,拉著手的需要、墜入愛河的需要、唱 歌和跳舞的需要——仍然無法被它所滿足。平常的語言無法滿足那個最終的需要,而那個 最終的需要是人類所特有的。 一個人唯有當他生活在那個最終的需要里,他才能夠算是一個人。 在有關愛、死亡、神和人的問題,第一種語言不僅不足,而且還很危險。如果你在生命 最終所顧慮的事情上面使用第一種語言,你那個語言將會漸漸摧毀它們。我們就是這樣 摧毀了神,我們就是這樣摧毀了所有那些很美、很有意義的事物。當你使用了錯誤的語 言,不久你就會被陷住在那個錯誤的語言里,因為你的頭腦是透過語言來生活的,你只 知道那些進入你的語言的東西,你只知道那些你可以很清楚地去思考的東西。 如果你拋棄了屬于心的模糊世界,以及感情、感覺、情緒和狂喜的模糊世界,那么很自 然地,你就會對神封閉,然后,如果你說神是死的,它聽起來似乎完全沒有錯。事實上 神并非是死的,只是你對神來講是死的。對神來講要成為活的就是要進入到詩里面。詩 是神與人之間的彩虹橋梁,是帶著頭腦的人和神秘的神之間的彩虹橋梁,它是一個開口 、一個門、一個門檻。 你是否曾經看過卡丘拉荷、科那拉克、或印度其他漂亮的廟宇?在古代的經文上面寫著 :每一座廟的入口處都應該有一座雕像,一座相愛的人的雕像,那是非常奇怪的,那些 經典里面并沒有特別解釋為什么,它們只是在上面這樣寫來告訴建筑師,認為它一定要 這樣。在每一座廟的入口處,或是在門上,至少必須有一對伴侶處于性高潮之中,處干 很深的愛之中,他們的四肢必須互相纏繞在一起,處于很深的狂喜之中。 為什么那座雕像要擺在門口?因為除非你知道愛,否則你無法知道人與神之間的橋梁。 門是一個象征,門是頭腦的世界和沒有頭腦的世界之間的門檻。連接頭腦和沒有頭腦的 世界之間的橋梁是愛。唯有透過愛,我們才能夠知道生命里面如性高潮一般的神秘。 雖然有很多廟宇不是以那種方式來建造,但它是非常有意義...
034-生活智慧(一休禪詩、放輕松些)(doc)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管理工具分類
ISO認證課程講義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規(guī)條例營銷資料方案報告說明標準管理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書市場分析戰(zhàn)略經營策劃方案培訓講義企業(yè)上市采購物流電子商務質量管理企業(yè)名錄生產管理金融知識電子書客戶管理企業(yè)文化報告論文項目管理財務資料固定資產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資料面試招聘人才測評崗位管理職業(yè)規(guī)劃KPI績效指標勞資關系薪酬激勵人力資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資表格薪資制度招聘面試表格崗位分析員工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入職指引薪酬設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培訓績效管理方案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績效考核表格人力資源規(guī)劃安全管理制度經營管理制度組織機構管理辦公總務管理財務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代理連鎖制度銷售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廣告策劃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進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員工福利制度咨詢診斷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辦公室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培訓績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薦
- 1暗促-酒店玫瑰靜悄悄地開 379
- 2終端陳列十五大原則 388
- 3專業(yè)廣告運作模式 350
- 4****主營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設計 382
- 5中小企業(yè)物流發(fā)展的對策 398
- 6主顧開拓 490
- 7主動推進的客戶服務 347
- 8專業(yè)媒體策劃與購買 378
- 9中遠電視廣告CF 423
下載排行
- 1社會保障基礎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