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王者——巴菲特新傳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熊市王者——巴菲特新傳
2003年5月3日在美國奧馬哈舉行的伯克夏公司股東大會一定會開得非常愉快熱烈,因為這家作為世界第二大富翁巴菲特投資載體的公司去年大獲全勝,全年利潤總額達到創(chuàng)記錄的42.9億美元,比2001年增長了3倍。
伯克夏的帳面收益較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的走勢超過了32.1%,一舉扭轉了過去幾年欠佳的投資記錄,巴菲特再一次捍衛(wèi)了“股神”和“奧馬哈的圣人”的地位。
巴菲特靠什么投資秘笈得以“復辟”?卷土重來的他又會如何大展鴻圖?想必是眾多讀者關心的話題。
為此我們以2002年伯克夏公司的年報和巴菲特致股東的一封信為依據(jù),給大家一個2003年版的巴菲特。
巴菲特簡介
投資大亨沃倫-巴菲特
凈資產(chǎn):323億美元
婚姻狀況:已婚,三個孩子
受教育程度:賓夕法尼亞大學學士、哥倫比亞大學碩士
巴菲特旗下的Berkshire Hathaway公司去年股價上升了14.4%,僅這一點就足以令世人瞠目。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于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
1931年,剛剛跨入11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yè)管理。但他學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后便不辭而別,輾轉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拜師于著名投資學理論學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yè)的贏利情況、資產(chǎn)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教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決竅。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
1951年,21歲的巴菲特學成畢業(yè)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于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伙人企業(yè)合并成一個“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xiàn)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fā)現(xiàn)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機給投機家?guī)砹藱M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yè)業(yè)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59%,而道•瓊斯指數(shù)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于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片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伙人,他要隱退了。隨后,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xù)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jīng)濟進入了“滯脹”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fā)現(xiàn)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yè),因為他發(fā)現(xiàn)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huán)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jīng)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chǎn)。其股票單價已長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賺了多少,其數(shù)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1992年中巴費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yè)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費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fā)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yè)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shù)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fā)財?shù)幕鸺?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的網(wǎng)站上公開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shù)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克希爾的賬面利潤只增長0.5%,遠遠低于同期標準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后。
保險帝國(上篇)
(1)飲水思源
1951年的一個周末,一位美國大學生敲響了位于華盛頓特區(qū)的政府雇員保險公司(GEICO,以下簡稱“蓋可”)的大門。敲了半天,終于有警衛(wèi)前來開門。由他引領,年青人拜見了當天唯一在辦公室的公司副總裁——羅里莫•大衛(wèi)。年青人詢問了很多問題,大衛(wèi)則用了四個小時講述了蓋可公司的特點,好好地給年青人上了一課。
45年后,這位已近70歲的“年青人”仍滿懷感激地在致股東的信中提及93歲的大衛(wèi):“自從我認識大衛(wèi)后,45年以來他一直就是我崇拜的偶像之一,而他確實也從未讓我失望過,大家必須了解如果沒有大衛(wèi)在1951年那個寒冷的星期六的慷慨解說,伯克夏就絕對不可能會有今天的成就,多年來私底下,我已不知感謝他多少次了,但是今天在這里我覺得應該籍著年報代替伯克夏所有的股東向他致上深深的謝意”。
1999年,“年青人”又籍著致公司股東的信的機會,宣告96歲的大衛(wèi)將出現(xiàn)在伯克夏的股東大會上。
“年青人”的感謝是有理由的,因為哪怕是2003年的現(xiàn)在,他仍接受蓋可公司和當年入門保險業(yè)奧妙的恩澤。
(2)投資初戀
這位“年青人”就是巴菲特,1950年他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巴菲特之所以產(chǎn)生拜訪蓋可公司的興趣,是因為他崇拜的老師格雷厄姆是該公司的董事。蓋可創(chuàng)建于1936年,創(chuàng)建人古德溫是一位保險會計師。公司的主要特色有二:第一,公司的客戶是政府雇員,盡管汽車事故比較頻繁,但政府雇員作為一個整體,駕駛汽車出事的概率要比其他人低地多。第二,公司的產(chǎn)品直接通過郵寄直銷而不是通過保險代理商來,這樣可節(jié)省保險費的10%—25%。
1948年,格雷厄姆的投資公司以72萬美元的代價買下了蓋可的50%股份。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強迫格雷厄姆投資公司將持股比例下降10%,因為這是《投資公司法》的規(guī)定。格雷厄姆只得把股份轉讓給雇員,后來,蓋可發(fā)展成了一個擁有十幾億美元資產(chǎn)公司時,那些員工都成了百萬富翁。當時的巴菲特也是蓋可的受益者。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yè)的幾個月后,他回到家鄉(xiāng)奧馬哈擔任經(jīng)紀人。巴菲特把重心全部擺在蓋可這只股票之上,他作成的第一筆生意就是把它介紹給自己的阿姨。
由于初出茅廬,巴菲特推銷蓋可并不成功,于是1951年他自己分四次買進蓋可股票,總共持有350股,成本為10282美元,但這筆錢占了巴菲特當時身家的50%以上。1952年,巴菲特以15259美元出清。
看似賺了筆錢的巴菲特后來深深后悔,因為20年后,他所賣的蓋可股票價值1300萬美元。
(3)終成眷屬
但,巴菲特對保險業(yè)的偏好沒因拋出蓋可股票而停止。他投資過堪薩斯城人壽保險公司和馬薩諸塞州人壽保險公司等保險業(yè)股票。他所控制的投資公司伯克夏在1967年3月出資860萬美元購買了奧馬哈的兩家頭牌保險公司——國民賠償公司和火災及海運保險公司的全部流通股。至此,伯克夏公司拋離了原本的紡織主業(yè),開始了保險帝國的營造。
巴菲特收購了保險公司,也取得了業(yè)內的真經(jīng),比如,巴菲特從國民賠償公司創(chuàng)始人杰克•林沃特學到了很多保險業(yè)的經(jīng)驗和原則。
20世紀60年代后期,保險業(yè)本身就是個相當賺錢的行當。僅1968年,國民賠償公司保費收入2000萬美元,稅后利潤達到220萬美元。而巴菲特又利用了保險公司穩(wěn)定的現(xiàn)金流進行證券投資組合操作。伯克夏公司在1967年收購上面所說的兩家保險公司時,它們擁有2470萬美元的債券和720萬美元的股票,兩年后,該組合的價值就達到4200萬美元。
整個70年代,巴菲特一共購買了3家保險公司,并另外組建了5家保險公司。
整個60年代當然也是蓋可公司的黃金時代。不過,70年代初期,在公司董事長大衛(wèi)退休后不久,繼任的管理階層犯了一連串嚴重的錯誤,他們低估了保險理賠的成本,使得公司對外銷售保單的訂價過低,此舉導致公司幾乎面臨倒閉的命運。所幸后來由于杰克•拜倫在1976年接手公司,并采取緊急的補救措施后,才使得公司幸免于難。
公司股票的價格也從1972年的歷史最高點每股61美元跌到1976年的每股2美元。
就在這時,巴菲特出手了。伯克夏在1976年下半年買進大量的蓋可股份,之后又小幅加碼,到了1980年底,巴菲特總共投入4570萬美元取得該公司33.3%的股權。在往后的15年內,巴菲特并沒有再增持股份,不過由于蓋可不斷地回購自家公司的股份,伯克夏在蓋可的持股比例逐漸增加到50%左右。
到了1995年,巴菲特同意以23億美元買下蓋可公司另一半的股份(1951年,蓋可公司的總市值不過只有700萬美元)。巴菲特向股東解釋出“天價”收購的理由之一是:“蓋可擁有兩位相當優(yōu)秀的經(jīng)理人,一位是專門負責保險部門營運的托尼,一位是專門負責投資部門營運的辛普森”。
巴菲特對辛普森的投資天份評價極高:“從1980年的這段期間,蓋可的投資在辛普森的管理下,年度平均投資報酬率高達22.8%,同期標普只有15.7%。辛普森在蓋可所采取謹慎保守專注集中的投資方式與伯克夏一致,有他在,對伯克夏來說絕對有相當大的幫助,而他的存在同時也使得伯克夏可以確保查理(伯克夏的副董事長)跟我本人萬一要是有任何突發(fā)狀況時,能夠有一位杰出的專業(yè)人士立即接手我們的工作”。
這并非溢美之詞,辛普森一直做得很出色。2003年2月巴菲特在給股東的信中還談到,在幾年乏善可陳的投資記錄后,伯克夏終于有了起色。但這不包括辛普森,因為他為蓋可公司管理的證券早已持續(xù)領先標普指數(shù),
同樣,蓋可公司也是巴菲特每年必須評點的“好學生”。蓋可仍保持了公司創(chuàng)始時的保險直銷定位,該公司的競爭優(yōu)勢完全拜其超低成本的經(jīng)營模式所賜。巴菲特的對此的介紹是:“低成本代表低售價,低售價自然能夠吸引并留住優(yōu)良的保險客戶,而整個營業(yè)流程在滿意的客戶向他們的朋友推薦蓋可時劃下完美的句點??恐蛻舻耐扑],蓋可每年至少因此增加100萬張保單,占新接業(yè)務量的半數(shù)以上,也使得我們新接業(yè)務成本大幅下降,從而又進一步降低我們的成本”。面對2002年的蓋可業(yè)績,巴菲特用略帶夸張的口氣說是仿佛在做夢
熊市王者——巴菲特新傳
2003年5月3日在美國奧馬哈舉行的伯克夏公司股東大會一定會開得非常愉快熱烈,因為這家作為世界第二大富翁巴菲特投資載體的公司去年大獲全勝,全年利潤總額達到創(chuàng)記錄的42.9億美元,比2001年增長了3倍。
伯克夏的帳面收益較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的走勢超過了32.1%,一舉扭轉了過去幾年欠佳的投資記錄,巴菲特再一次捍衛(wèi)了“股神”和“奧馬哈的圣人”的地位。
巴菲特靠什么投資秘笈得以“復辟”?卷土重來的他又會如何大展鴻圖?想必是眾多讀者關心的話題。
為此我們以2002年伯克夏公司的年報和巴菲特致股東的一封信為依據(jù),給大家一個2003年版的巴菲特。
巴菲特簡介
投資大亨沃倫-巴菲特
凈資產(chǎn):323億美元
婚姻狀況:已婚,三個孩子
受教育程度:賓夕法尼亞大學學士、哥倫比亞大學碩士
巴菲特旗下的Berkshire Hathaway公司去年股價上升了14.4%,僅這一點就足以令世人瞠目。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于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
1931年,剛剛跨入11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yè)管理。但他學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后便不辭而別,輾轉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拜師于著名投資學理論學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yè)的贏利情況、資產(chǎn)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教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決竅。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
1951年,21歲的巴菲特學成畢業(yè)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于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伙人企業(yè)合并成一個“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xiàn)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fā)現(xiàn)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機給投機家?guī)砹藱M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yè)業(yè)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59%,而道•瓊斯指數(shù)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于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片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伙人,他要隱退了。隨后,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xù)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jīng)濟進入了“滯脹”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fā)現(xiàn)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yè),因為他發(fā)現(xiàn)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huán)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jīng)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chǎn)。其股票單價已長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賺了多少,其數(shù)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1992年中巴費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yè)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費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fā)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yè)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shù)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fā)財?shù)幕鸺?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的網(wǎng)站上公開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shù)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克希爾的賬面利潤只增長0.5%,遠遠低于同期標準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后。
保險帝國(上篇)
(1)飲水思源
1951年的一個周末,一位美國大學生敲響了位于華盛頓特區(qū)的政府雇員保險公司(GEICO,以下簡稱“蓋可”)的大門。敲了半天,終于有警衛(wèi)前來開門。由他引領,年青人拜見了當天唯一在辦公室的公司副總裁——羅里莫•大衛(wèi)。年青人詢問了很多問題,大衛(wèi)則用了四個小時講述了蓋可公司的特點,好好地給年青人上了一課。
45年后,這位已近70歲的“年青人”仍滿懷感激地在致股東的信中提及93歲的大衛(wèi):“自從我認識大衛(wèi)后,45年以來他一直就是我崇拜的偶像之一,而他確實也從未讓我失望過,大家必須了解如果沒有大衛(wèi)在1951年那個寒冷的星期六的慷慨解說,伯克夏就絕對不可能會有今天的成就,多年來私底下,我已不知感謝他多少次了,但是今天在這里我覺得應該籍著年報代替伯克夏所有的股東向他致上深深的謝意”。
1999年,“年青人”又籍著致公司股東的信的機會,宣告96歲的大衛(wèi)將出現(xiàn)在伯克夏的股東大會上。
“年青人”的感謝是有理由的,因為哪怕是2003年的現(xiàn)在,他仍接受蓋可公司和當年入門保險業(yè)奧妙的恩澤。
(2)投資初戀
這位“年青人”就是巴菲特,1950年他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巴菲特之所以產(chǎn)生拜訪蓋可公司的興趣,是因為他崇拜的老師格雷厄姆是該公司的董事。蓋可創(chuàng)建于1936年,創(chuàng)建人古德溫是一位保險會計師。公司的主要特色有二:第一,公司的客戶是政府雇員,盡管汽車事故比較頻繁,但政府雇員作為一個整體,駕駛汽車出事的概率要比其他人低地多。第二,公司的產(chǎn)品直接通過郵寄直銷而不是通過保險代理商來,這樣可節(jié)省保險費的10%—25%。
1948年,格雷厄姆的投資公司以72萬美元的代價買下了蓋可的50%股份。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強迫格雷厄姆投資公司將持股比例下降10%,因為這是《投資公司法》的規(guī)定。格雷厄姆只得把股份轉讓給雇員,后來,蓋可發(fā)展成了一個擁有十幾億美元資產(chǎn)公司時,那些員工都成了百萬富翁。當時的巴菲特也是蓋可的受益者。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yè)的幾個月后,他回到家鄉(xiāng)奧馬哈擔任經(jīng)紀人。巴菲特把重心全部擺在蓋可這只股票之上,他作成的第一筆生意就是把它介紹給自己的阿姨。
由于初出茅廬,巴菲特推銷蓋可并不成功,于是1951年他自己分四次買進蓋可股票,總共持有350股,成本為10282美元,但這筆錢占了巴菲特當時身家的50%以上。1952年,巴菲特以15259美元出清。
看似賺了筆錢的巴菲特后來深深后悔,因為20年后,他所賣的蓋可股票價值1300萬美元。
(3)終成眷屬
但,巴菲特對保險業(yè)的偏好沒因拋出蓋可股票而停止。他投資過堪薩斯城人壽保險公司和馬薩諸塞州人壽保險公司等保險業(yè)股票。他所控制的投資公司伯克夏在1967年3月出資860萬美元購買了奧馬哈的兩家頭牌保險公司——國民賠償公司和火災及海運保險公司的全部流通股。至此,伯克夏公司拋離了原本的紡織主業(yè),開始了保險帝國的營造。
巴菲特收購了保險公司,也取得了業(yè)內的真經(jīng),比如,巴菲特從國民賠償公司創(chuàng)始人杰克•林沃特學到了很多保險業(yè)的經(jīng)驗和原則。
20世紀60年代后期,保險業(yè)本身就是個相當賺錢的行當。僅1968年,國民賠償公司保費收入2000萬美元,稅后利潤達到220萬美元。而巴菲特又利用了保險公司穩(wěn)定的現(xiàn)金流進行證券投資組合操作。伯克夏公司在1967年收購上面所說的兩家保險公司時,它們擁有2470萬美元的債券和720萬美元的股票,兩年后,該組合的價值就達到4200萬美元。
整個70年代,巴菲特一共購買了3家保險公司,并另外組建了5家保險公司。
整個60年代當然也是蓋可公司的黃金時代。不過,70年代初期,在公司董事長大衛(wèi)退休后不久,繼任的管理階層犯了一連串嚴重的錯誤,他們低估了保險理賠的成本,使得公司對外銷售保單的訂價過低,此舉導致公司幾乎面臨倒閉的命運。所幸后來由于杰克•拜倫在1976年接手公司,并采取緊急的補救措施后,才使得公司幸免于難。
公司股票的價格也從1972年的歷史最高點每股61美元跌到1976年的每股2美元。
就在這時,巴菲特出手了。伯克夏在1976年下半年買進大量的蓋可股份,之后又小幅加碼,到了1980年底,巴菲特總共投入4570萬美元取得該公司33.3%的股權。在往后的15年內,巴菲特并沒有再增持股份,不過由于蓋可不斷地回購自家公司的股份,伯克夏在蓋可的持股比例逐漸增加到50%左右。
到了1995年,巴菲特同意以23億美元買下蓋可公司另一半的股份(1951年,蓋可公司的總市值不過只有700萬美元)。巴菲特向股東解釋出“天價”收購的理由之一是:“蓋可擁有兩位相當優(yōu)秀的經(jīng)理人,一位是專門負責保險部門營運的托尼,一位是專門負責投資部門營運的辛普森”。
巴菲特對辛普森的投資天份評價極高:“從1980年的這段期間,蓋可的投資在辛普森的管理下,年度平均投資報酬率高達22.8%,同期標普只有15.7%。辛普森在蓋可所采取謹慎保守專注集中的投資方式與伯克夏一致,有他在,對伯克夏來說絕對有相當大的幫助,而他的存在同時也使得伯克夏可以確保查理(伯克夏的副董事長)跟我本人萬一要是有任何突發(fā)狀況時,能夠有一位杰出的專業(yè)人士立即接手我們的工作”。
這并非溢美之詞,辛普森一直做得很出色。2003年2月巴菲特在給股東的信中還談到,在幾年乏善可陳的投資記錄后,伯克夏終于有了起色。但這不包括辛普森,因為他為蓋可公司管理的證券早已持續(xù)領先標普指數(shù),
同樣,蓋可公司也是巴菲特每年必須評點的“好學生”。蓋可仍保持了公司創(chuàng)始時的保險直銷定位,該公司的競爭優(yōu)勢完全拜其超低成本的經(jīng)營模式所賜。巴菲特的對此的介紹是:“低成本代表低售價,低售價自然能夠吸引并留住優(yōu)良的保險客戶,而整個營業(yè)流程在滿意的客戶向他們的朋友推薦蓋可時劃下完美的句點??恐蛻舻耐扑],蓋可每年至少因此增加100萬張保單,占新接業(yè)務量的半數(shù)以上,也使得我們新接業(yè)務成本大幅下降,從而又進一步降低我們的成本”。面對2002年的蓋可業(yè)績,巴菲特用略帶夸張的口氣說是仿佛在做夢
熊市王者——巴菲特新傳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wǎng)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wǎng)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wǎng)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wǎng)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jīng)本網(wǎng)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wǎng)站。本網(wǎng)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chǎn)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管理工具分類
ISO認證課程講義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規(guī)條例營銷資料方案報告說明標準管理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書市場分析戰(zhàn)略經(jīng)營策劃方案培訓講義企業(yè)上市采購物流電子商務質量管理企業(yè)名錄生產(chǎn)管理金融知識電子書客戶管理企業(yè)文化報告論文項目管理財務資料固定資產(chǎn)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資料面試招聘人才測評崗位管理職業(yè)規(guī)劃KPI績效指標勞資關系薪酬激勵人力資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資表格薪資制度招聘面試表格崗位分析員工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入職指引薪酬設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培訓績效管理方案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績效考核表格人力資源規(guī)劃安全管理制度經(jīng)營管理制度組織機構管理辦公總務管理財務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代理連鎖制度銷售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廣告策劃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生產(chǎn)管理制度進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員工福利制度咨詢診斷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辦公室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培訓績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薦
- 1暗促-酒店玫瑰靜悄悄地開 376
- 2終端陳列十五大原則 388
- 3專業(yè)廣告運作模式 349
- 4****主營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設計 381
- 5中小企業(yè)物流發(fā)展的對策 398
- 6主顧開拓 490
- 7主動推進的客戶服務 347
- 8專業(yè)媒體策劃與購買 378
- 9中遠電視廣告CF 423
下載排行
- 1社會保障基礎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chǎn)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